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我国首部史书是何书?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09-19 16:09 0 4

我国第一部史书是《尚书》,又称《书经》,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被誉为“史之原”,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尚书》的成书历经漫长过程,时间跨度从上古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至春秋中期,内容涵盖政治、哲学、历史、伦理等多个领域,对后世史学、政治思想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首部史书是何书?

《尚书》的编纂与流传过程复杂而曲折,先秦时期,《尚书》已有初本,据《左传》等文献记载,当时有《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等分篇,总计百余篇,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尚书》一度失传,汉代初期,济南人伏生冒死藏《尚书》于墙壁中,后仅得29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汉景帝时,又发现一批用战国文字书写的《尚书》,称《古文尚书》,但真伪争议较大,东晋时期,梅赜献上自称是孔安国整理的《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16篇,并附有孔安国的传(即《尚书传》),这部《古文尚书》在唐代被列为官修教材,后世流传的《尚书》多为这个版本,但经清代学者考辨,认为其中的25篇系后人伪托。 以记言为主,辅以记事,体例上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类,分别记载不同类型的文献。“典”是治国大典,如《尧典》;“谟”是君臣谋略,如《大禹谟》;“训”是臣子对君主的劝诫,如《高形训》;“诰”是君王对臣民的告谕,如《康诰》;“誓”是战前动员,如《牧誓》;“命”是君王的命令,如《微子之命》,这些文献反映了上古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理念、伦理道德和军事活动,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尧典》记载了尧舜禅让的故事,展现了原始民主的政治理想;《禹贡》详细描述了九州的山川、物产和贡赋,是研究古代地理的重要资料;《洪范》提出了“五行”思想和“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的政治伦理,成为后世君主统治的理论基础。

从史学角度看,《尚书》开创了“记言”史书的先河,与《春秋》的“记事”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史学的两大传统,它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保存了上古时期的政治智慧和思想精华,如“民为邦本”“天命靡常”等理念,对儒家“仁政”“德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尚书》的语言古朴典雅,多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被视为古代散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发展也有重要贡献。

《尚书》的史料价值也存在争议,由于部分篇章成书年代较晚,且经过后人增删改写,其中可能掺杂了后世的想象和理想化成分。《古文尚书》中的部分篇章被认为系魏晋时期文人伪托,其真实性一直受到学界质疑,尽管如此,《尚书》作为中国最早的史书文献,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不可替代,它不仅是中国史学之源,更是中华文明早期思想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历史记录和文明传承的重视。

我国首部史书是何书?

以下是与《尚书》相关的常见问题解答:

FAQs

  1. 问:《尚书》与《春秋》有何区别?
    答:《尚书》是中国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史书,主要记载上古时期的诰命、誓词等文献,侧重于政治思想和言论;《春秋》则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线索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侧重于事件本身,二者体例不同,但共同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础。

    我国首部史书是何书?

  2. 问:如何理解《尚书》中的“天命靡常”思想?
    答:“天命靡常”出自《尚书·康诰》,意为上天并非永远护佑某一王朝,统治者的德行决定天命的归属,这一思想打破了“君权神授”的绝对性,强调统治者需以德治国,体现了早期民本思想的萌芽,对后世政治哲学影响深远。

#中国第一部史书#中国史书之最#中国史书起源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