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国家公祭日是哪天?为何设立?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0-05 00:13 0 6

国家公祭日是什么时间?这是一个关乎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2月27日通过的决定,每年的12月13日被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日期的确定,源于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惨案,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超过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页伤痛记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抹黑暗疤痕,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既是对死难同胞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定捍卫,更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并非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1937年12月13日,侵华攻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金陵古城一时血染长江,尸横遍野,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这段历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战后,虽然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但长期以来,日本右翼势力始终试图否认、美化侵略历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一度受到歪曲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通过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公祭日,以国家名义举行纪念活动,既是对历史事实的再次确认,也是对国际社会发出的正义呼声:历史不容篡改,悲剧不能重演。

自2014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都会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仪式通常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现场会奏唱国歌、鸣放警笛、向遇难同胞默哀、敬献花圈,国家领导人会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南京全城将停止公共娱乐活动,火车、船舶、汽车鸣笛致哀,防空警报也会在城市上空拉响三分钟,这一刻,整个城市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苦难的冬天,无数人会驻足默哀,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同胞的哀思,除了南京,全国各地也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主题展览、学术研讨会、和平法会等,学校会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教育,媒体会播放相关纪录片和专题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感受和平的来之不易。

国家公祭日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纪念仪式,它承载着多重历史与现实的使命,它是缅怀先烈、慰死难同胞的重要方式,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以最高规格的仪式祭奠30万遇难同胞,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苦难没有被遗忘,他们的牺牲不会被辜负,中华民族永远铭记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承受的苦难,它是传承历史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国家公祭日活动,年轻一代能够直观地了解历史真相,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从而激发爱国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对于整个民族而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基础,国家公祭日正是通过集体记忆的强化,让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国家公祭日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起反人类暴行,它警示我们,战争带来的只有灾难和痛苦,和平才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为了缅怀本民族的苦难,更是为了向世界传递中国政府和人民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坚定立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通过国家公祭日这一平台,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共同铭记历史教训,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主义死灰复燃,携手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在国际舞台上,国家公祭日也成为中国传播历史真相、争取国际理解的重要窗口,多年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通过国家公祭日的宣传活动,逐渐被更多国家和人民所了解,许多国家的政要、友好人士和国际组织代表都会出席南京公祭仪式,或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遇难同胞的哀悼和对和平的期盼,这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也是对中国立场的认同,中国还通过举办国际和平论坛、设立联合国“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际和平日”等活动,推动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国际化,让更多人认识到,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防止悲剧重演,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修正主义和右翼势力的否认行为依然存在,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歪曲历史、美化侵略,试图蒙蔽年轻一代的眼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和举行,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历史必然性,它就像一座历史的灯塔,照亮了被掩盖的真相,也像一把利剑,刺穿了谎言的伪装,通过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要让中国人民铭记历史,也要让世界人民了解历史,共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维护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

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国家公祭日既是一堂深刻的历史课,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天,我们回望历史,不是为了沉溺于痛苦,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我们要看到,南京大屠杀的惨剧之所以发生,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积贫积弱、民族的四分五裂,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国家公祭日提醒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振兴,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国家公祭日也教会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加珍惜和平,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深知战争的残酷,因此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我们设立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煽动民族对立,而是为了警示世人:和平需要捍卫,历史需要尊重,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在每年的12月13日,当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当无数人默哀缅怀,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对同胞的哀思,更是对和平的渴望、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国家公祭日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历史纪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它告诉我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只有珍爱和平,才能守护幸福。

相关问答FAQs:

  1. 问:为什么国家公祭日定在12月13日? 答: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开始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随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造成30余万中国军民遇难,将这一天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是为了铭记这一历史悲剧,缅怀死难同胞,同时警示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 问:国家公祭日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答:国家公祭日的主要活动包括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奏唱国歌、鸣放警笛、向遇难同胞默哀、敬献花圈等;南京全城停止公共娱乐活动,火车、船舶、汽车鸣笛致哀,防空警报拉响三分钟;全国各地也会举办主题展览、学术研讨会、和平法会等纪念活动,学校开展历史教育,媒体播放相关专题报道,形成全国性的纪念氛围。

#国家公祭日设立意义#国家公祭日时间由来#国家公祭日设立目的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