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转注是什么意思?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0-09 05:31 0 8

“转注”是汉字六书之一,由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次系统提出,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并称为汉字造字和用字的重要方法,许慎对“转注”的定为:“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一表述简短而凝练,后世学者对其解释众说纷纭,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但核心观点围绕“汉字部首相同、意义相关、可以互训”展开。

转注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拆解“转注”二字,“转”有辗转、转换之意,“注”有灌注、注释之意,合起来可理解为通过意义关联实现文字的相互解释和转化,许慎以“考”和“老”为例,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都有“年老长寿”的含义,且部首相同(均属“老部”),可以互相注释:用“老”解释“考”(考,老也),用“考”解释“老”(老,考也),这种“同意相受”的关系就是转注的核心特征,需要明确的是,转注并非创造新字的造字法,而是一种用字方法,通过已有文字的关联使用,扩大了汉字的表意系统。

关于转注的具体内涵,历代学者提出了多种解释,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部首相同说”,以清代段玉裁、王筠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转注的关键在于“建类一首”,即同属一个部首的字可以互相注释,老”部中的“考”“耄”“寿”等字,都与“年老”相关,意义相近且部首一致,因此构成转注关系,这种观点强调部首的统一性,认为转注字必须共享同一个部首,通过部首的“类”建立关联。

二是“意义相关说”,以近代学者章太炎为代表,他在《文始》中提出“转注者,类之意相引申者”,认为转注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之间的互相解释,老”与“考”意义相同,“乐”(快乐)与“喜”(欢喜)意义相近,可以互训,因此属于转注,章太炎还列举了“考、老”“顶、颠”“空、穹”等例子,强调意义关联是转注的核心,而不必拘泥于部首是否相同。

三是“声母相同说”,部分学者从语音角度出发,认为转注字的声母或韵部相同,通过语音的关联实现意义的互释,老”(lao)与“考”(kao)在上古汉语中声母相近,意义相关,因此构成转注,这种观点将语音作为转注的重要依据,但缺乏充分的文献和语言学证据,支持者较少。

转注是什么意思?

四是“引申说”,有学者认为转注是文字意义的引申和转化,即一个字通过引申产生新的意义,新义与原义相关,可用原字或相关字注释,令”本义为“命令”,引申为“美好”(如“令名”),而“美”也有“美好”之意,二者可互训,构成转注关系,这种观点将转注与词义引申结合,但与许慎“建类一首”的定义存在一定差距。

尽管对转注的解释存在分歧,但多数学者认同转注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一是“同意”,即意义相同或相近;二是“相受”,即可以互相注释,说文解字》中“老,考也”“考,老也”,就是典型的互训关系,转注字往往具有共同的语义场,如与“水”相关的“江、河、湖、海”,与“手”相关的“提、抓、握、持”,这些字意义相关,可以互相解释,因此被部分学者视为转注字的例子。

转注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了汉字的表意功能,通过已有文字的互训,使相关意义得以更准确地表达;二是促进了汉字的系统化,将意义相关的字归为同一部首,便于学习和记忆;三是反映了汉字形义结合的特点,通过字形(部首)和意义的关联,构建了汉字的内在逻辑网络,老”部字的积累,使得汉语中关于“年老”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精确,从“老”“考”到“耄”“耋”,每个字都有细微的语义差异,共同构成了“年老”语义场。

转注也存在争议,由于许慎的定义过于简略,且后世文献中缺乏明确的转注用例,导致转注成为六书中最难解释的一种,部分学者甚至认为转注并非独立的用字方法,而是会意或形声的附属,或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无需单独列为六书之一,例如清代学者江声认为转注就是形声中的“声符相同”,近代学者胡适则认为转注是“字形的引申”,而非独立的造字或用字方法。

尽管争议存在,转注作为汉字六书之一,仍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和文化价值,它体现了古人对汉字形义关系的深刻认识,反映了汉字系统性和关联性的特点,通过研究转注,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语义演变和文化内涵,为现代汉字教学、古籍整理和辞书编纂提供理论支持。

转注是什么意思?

相关问答FAQs:

  1. 问:转注和形声字有什么区别?
    答:转注和形声字的主要区别在于构字方式和功能,形声字是由形旁(表意)和声旁(表音)组合而成,如“河”字从“氵”(形旁,表与水相关)、“可”(声旁,表音),属于造字法;而转注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互相注释,属于用字法,不涉及新字的创造,老”和“考”意义相同,可以互训,但它们并非通过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构成,而是通过意义关联形成转注关系,形声字强调形音结合,转注则强调意义互释。

  2. 问:现代汉语中是否还存在转注现象?
    答:现代汉语中转注现象已不明显,但部分古汉语转注字仍在使用,且保留了意义关联的特点,老”和“考”在现代汉语中仍可互训(如“考”有“年老”义,如“寿考”),但使用频率较低,现代汉语中新字的产生主要靠形声造字法(如“氧”“氮”等化学元素字)和意译外来词(如“咖啡”“沙发”),转注作为一种用字方法,已不再是汉字发展的主要方式,转注所体现的“意义关联”原则仍存在于现代汉语的同义词系统中,如“美丽”与“漂亮”“高兴”与“快乐”等,这些词意义相近,可互相解释,可视为转注原则的延伸。

#转注字定义#汉字转注法#六书转注举例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