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政德是什么?其核心内涵与当代价值是什么?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09-05 23:48 0 8

政德,即从政者的道德,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履行公职职责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的总和,它不仅是个体品德的政治体现,更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执政基础和社会风气的形成,政德的内涵丰富,既包括内在的道德修养,如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廉洁自律等,也涵盖外在的行为规范,如依法行政、服务人民、公正用权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强调了道德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性作用,现代社会中,政德更是连接国家治理与民众信任的核心纽带,其建设既需要文化传承的滋养,也需要制度规范的约束。

政德是什么?其核心内涵与当代价值是什么?

从本质上看,政德是公共权力与道德责任的统一体,公共权力具有公共性和权威性,其行使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这就要求从政者具备“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价值立场,政德的核心在于“公”与“私”的区分,能否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是衡量从政者道德水平的关键,在行政审批、资源配置、执法司法等环节,是从政者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还是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直接体现了政德的高低,政德也是动态发展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对政德的要求虽有差异,但“廉洁、勤政、爱民、诚信”等基本价值具有普遍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德进一步被赋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实践要求,其中明大德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服务人民;严私德就是要约束个人行为,管好自己和身边人。

政德的具体表现可从多个维度展开,在价值层面,它要求从政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而非追求个人名利或小团体利益,在行为层面,它体现为依法行政、科学决策、高效服务、勇于担当等实践准则,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否挺身而出、靠前指挥,是对从政者责任担当的直接检验;在日常工作中,能否深入基层、倾听民意,是对其宗旨意识的现实考验,在纪律层面,政德与党纪国法相辅相成,既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划定权力运行的边界,也需要通过道德教育提升从政者的自律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政德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力,从政者的道德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其廉洁奉公、敬业奉献的精神能够带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反之若道德失范、以权谋私,则会损害政府形象,侵蚀社会信任基础。

政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引导、制度保障、文化浸润等多管齐下,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修养,通过理论学习、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从政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要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通过政务公开、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倒逼从政者恪守道德底线,社会监督也是政德建设的重要力量,畅通民众监督渠道,鼓励媒体曝光不正之风,能够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外部约束,值得注意的是,政德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从政者需在实践中不断锤炼道德品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政德是什么?其核心内涵与当代价值是什么?

相关问答FAQs:

  1. 问:政德与职业道德有何区别?
    答:政德与职业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政德特指从政者在公共管理领域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强调公共权力的责任属性和公共利益导向;而职业道德是所有职业从业者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范围更广,如医生的医德、教师的师德等,政德是职业道德在政治领域的特殊体现,其核心要求是“公而忘私”,而职业道德则更侧重于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政德的失范往往会对社会造成更广泛的影响,因此其约束机制也更为严格,通常需要结合党纪国法进行规范。

  2. 问:如何提升从政者的政德水平?
    答:提升从政者政德水平需要多措并举:一是加强思想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党史学习教育等,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二是完善制度约束,健全权力监督体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强化实践锻炼,鼓励从政者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道德品质;四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政德表现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对道德失范者实行“一票否决”;五是营造崇廉尚洁的文化氛围,通过家风建设、典型宣传等,引导从政者自觉修身立德,只有将内在修养与外在约束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政德水平,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政德是什么?其核心内涵与当代价值是什么?

#政德核心内涵#政德当代价值#政德是什么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