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参公,全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是指除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外,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单位,这一制度是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那些具有一定公共管理职能但又不完全属于行政机关的单位,通过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既保障了其工作人员的权益,也规范了其运行机制。

从性质上看,行政参公单位与行政机关在职能上存在相似性,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但两者在设立依据、编制类型和法律地位上存在区别,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和行政组织法设立的,属于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其工作人员纳入行政编制,严格依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而行政参公单位大多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设立的,其工作人员通常属于事业编制,但经批准后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在录用、考核、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适用公务员的相关规定。
行政参公单位的范围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民团体,如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另一类是群众团体,如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等,部分事业单位经批准也可以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如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的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单位,以及地方政府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等,这些单位虽然属于事业单位序列,但因承担了类似行政机关的公共管理职能,故被纳入参公管理范围。
行政参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员管理,参公单位人员的录用、考核、职务任免、奖惩、培训、回避、退休等,均参照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如录用需通过公开考试、考核注重德能勤绩廉等;二是工资福利,参公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按照公务员的工资政策执行,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退休后也按照公务员的退休政策享受相关待遇;三是日常管理,参公单位的工作时间、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参照行政机关的管理规范,确保单位运行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四是监督机制,参公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需遵守公务员的纪律要求,接受监察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对违法违纪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行政参公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适应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解决部分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单位在人员管理、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部分原本由行政机关承担的职能逐步转移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或事业单位,这些单位需要相应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其职能的有效履行;参公管理通过赋予工作人员与公务员相当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人才,提高公共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行政参公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部分参公单位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与行政机关的职责边界模糊,容易导致职能交叉或管理混乱;参公单位与行政机关在编制类型、法律地位上的差异,使得参公人员在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等方面可能面临不平等待遇;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随意扩大参公范围、将事业单位简单“参公”的现象,影响了公务员制度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为规范行政参公管理,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参公单位的审批范围、条件、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行政职能划转完毕、事业单位职能调整到位的,不再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2019年修订的《公务员法》也进一步明确,只有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批准方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规范参公管理秩序,防止参公范围的随意扩大。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参公制度将面临调整和完善,根据分类改革的要求,事业单位将划分为行政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生产经营类四类,其中行政类事业单位将逐步整合到行政机关,不再保留事业单位序列;公益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则将剥离行政职能,专注于公益服务或市场经营活动,未来行政参公单位的范围可能会逐步缩小,主要保留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以及少数确需保留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行政参公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和改革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管理制度,它既体现了对公共管理职能单位的规范管理,也反映了公务员制度与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行政参公制度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明确定位、规范管理,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公共管理服务的需要。

相关问答FAQs:
-
问:行政参公单位的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答:行政参公单位的工作人员与公务员的主要区别在于编制类型和设立依据,公务员纳入行政编制,在行政机关工作,直接依据公务员法进行管理;而参公人员通常属于事业编制,在参公单位(如人民团体、群众团体或部分事业单位)工作,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但其单位性质仍属事业序列,在待遇、晋升等方面,参公人员与公务员基本一致,但在身份认同、跨单位调动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参公单位的设立需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而行政机关的设立则依据宪法和行政组织法。 -
问:哪些单位可以申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答:根据相关规定,可以申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二是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国务院或地方政府直属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申请单位需满足以下条件: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具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组织基础;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批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仅承担公益服务或生产经营职能的事业单位将不再被批准参公管理。
#行政参公单位和公务员区别#参公编制与公务员编制差异#参公身份和公务员本质不同
- 上一篇:考公务员必看哪些书?备考资料怎么选?
- 下一篇:哈尔滨幼儿教师公开招聘有何新变化?
相关推荐
- 11-02 参公是公务员吗?二者有何区别?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北京财通集团是一家涵盖金融、科技等多领域的综合性企业,核心业务方向包括资产管理等,近年来公司发展迅速势头强劲;团队氛围积极向上且注重协作沟通有效减少加班强度不大...
雪山飞瀑声 回答于11-09
-
北京财通集团是一家综合性金融服务企业,核心业务方向包括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及金融科技等,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得益于金融市场的持续繁荣和自身战略布局的调整优化等方面因...
飞翔 回答于11-09
-
针对您对日杰电动车公司的关注,以下是相关问题的回答:该公司发展前景广阔,行业口碑良好且持续上升中;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突出表现在其研发团队强大和创新能力上不断推...
幸运 回答于11-09
-
针对您关于日杰电动车公司的询问,以下是相关内容的回答:该公司发展前景广阔且行业口碑良好,其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明显突出在新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员工福利方面包括...
王丽 回答于11-09
-
关于日杰电动车公司的情况,根据互联网信息和在职员工反馈整理如下:该公司发展前景良好且行业口碑正面,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员工福利方面提供五险一金、...
陈春梅 回答于11-09
-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