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上海临什么海?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0-26 12:57 0 5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长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北与江苏南通隔江相望,南与浙江嘉兴相邻,西与江苏苏州接壤,这座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因海而生、依海而兴,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厚渊源,从地理区位来看,上海东临的这片广阔海域——东海,是其面向太平洋的蓝色门户,也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和生态屏障。

上海临什么海?

东海是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北起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南至福建闽江口附近的牛山岛,西邻沪、浙、闽沿海,东至琉球群岛(日本九州岛与中国台湾岛连线),海域面积约为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最深处在冲绳海槽,可达2719米,东海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受长江、钱塘江、瓯江等河流径流影响,海水盐度较低,在20‰—34‰之间波动,水温季节变化明显,夏季表层水温可达28℃—30℃,冬季则在10℃—15℃,这片海域不仅生物资源丰富,盛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等经济鱼类,还蕴藏着石油、天然气等海底矿产资源,更重要的是,东海是连接中国东北亚与东南亚国际航道的重要枢纽,上海港作为东海沿岸最大的港口,依托这一区位优势,发展成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充分体现了东海对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支撑作用。

从历史维度看,上海与东海的互动贯穿了城市发展始终,古代上海地区因渔盐之利而兴起,唐宋时期青龙镇(今上海青浦区)作为“江南第一贸易大港”,已与东海沿岸及日本、朝鲜半岛有频繁的海上贸易往来;元明时期,上海县设立,黄浦江、苏州江交汇处形成“上海浦”,逐步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航运枢纽;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埠,外滩一带逐渐形成“万国建筑博览群”,东海成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通道,但也客观上推动了上海近代工业和航运业的起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依托东海的深水航道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海洋运输和临港产业,从“浦江时代”迈向“海洋时代”,洋山深水港的建成运营更是打破了长江口水深限制,通过东海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棋子,可以说,东海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蓝色引擎”,从古代渔村到近代远东第一大都市,再到如今的全球城市,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海洋的滋养与推动。

从生态与人文视角看,东海塑造了上海的独特气质,上海海岸线总长约241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约211公里,岛屿海岸线约30公里,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北部、长江口南岸和东海沿岸,如南汇新城、奉贤海湾、金山三岛等区域,形成了滩涂湿地、砂质海岸、基岩海岸等多种类型的海岸地貌,东海的潮汐作用塑造了上海独特的“江海湖河”水系网络,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了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为上海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东海的暖湿气流则调节了上海的气候,使其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显著,东海文化深深融入上海的城市肌理,从崇明岛的渔民文化、金山渔村的“祭海”传统,到近代开埠后的“海派文化”,再到如今临港新片区的“海洋科技创新文化”,上海始终展现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海洋城市品格,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施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加强东海渔业资源养护等措施,努力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海洋生态目标,让东海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屏障”。

上海临什么海?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上海依托东海的区位优势,正加速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海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临港新片区,上海聚焦高端航运服务、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在洋山深水港,自动化码头、智能航运系统等新技术不断应用,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在海洋科研领域,上海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机构在东海资源勘探、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海不仅是上海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更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上海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海洋,推动“陆海统筹、江海联动”,书写与东海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相关问答FAQs

Q1: 上海港为何能成为全球第一大港,东海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A1: 上海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港,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位于长江入海口和东海的交汇处,这使其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出海口”,东海作为连接太平洋的国际航道,为上海港提供了便捷的全球航运网络:东海水深条件优良,能满足大型集装箱船、油轮、散货船的通航需求,特别是洋山深水港的建成,突破了长江口天然水深的限制(水深达15米以上),可停靠全球最大的24,000标准箱集装箱船;东海沿岸经济发达,腹地广阔,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制造业和外贸最活跃的区域之一,货物进出口需求巨大,上海港通过东海航线将中国制造的产品运往全球,同时进口原材料和商品,形成了“全球—东海—上海—腹地”的高效物流体系,东海的季风、洋流等自然条件也为航运提供了便利,加上上海港先进的港口管理、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如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共同推动了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Q2: 上海在东海的海洋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A2: 上海高度重视东海海洋生态保护,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陆源污染治理,加强长江口、杭州湾沿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减少入海污染物总量;二是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实施崇明东滩、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湿地植被种植、底栖生物增殖等方式,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三是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建设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增殖放流鱼苗、虾苗等水生生物,修复东海渔业资源;四是推进海岸线保护,严格落实“海岸线开发管控”要求,划定严格保护、限制开发等不同类型海岸线,保护金山三岛、崇明东滩等珍稀海洋生态系统;五是强化海洋环境监测,建立覆盖东海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水质、海洋垃圾、赤潮等环境要素,提升海洋环境风险预警能力,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东海海域的生态环境,为上海建设全球海洋城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

上海临什么海?

#上海临东海#上海东海海域#上海东部沿海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