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信息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包含违反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公共秩序以及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可能对个人、社会或国家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信息形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有害信息的种类、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社会治理和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挑战,从本质上看,有害信息的核心危害在于其破坏性,它通过扭曲事实、煽动情绪、传播违法理念等方式,侵蚀社会信任基础,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甚至威胁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属性来看,有害信息主要涵盖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两大类,违法信息是指明确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信息,例如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内容,包括煽动暴力恐怖活动、传授恐怖活动方法、展示恐怖主义行为的图像或文字;淫秽色情信息,如包含性行为、性器官的露骨描述或图像,以及儿童色情等;网络赌博信息,如开设赌场、聚众赌博的链接或广告;以及散布谣言、诽谤他人、侵犯隐私、泄露国家秘密等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信息,这类信息具有明确的违法性,其传播本身就是对法律秩序的挑战,需要依法严厉打击。

不良信息则多指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可能对个人或社会造成负面引导的信息,其违法性相对模糊,但危害性不容忽视,网络暴力信息,包括恶意谩骂、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等,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封建迷信信息,如宣扬伪科学、算命占卜、风水堪舆等,可能误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影响其科学素养的培养;低俗信息,如过度娱乐化、拜金主义、炫富享乐等内容,容易扭曲价值观,诱发社会不良风气;还有煽动地域歧视、民族仇恨、性别对立等信息,会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加剧群体对立,一些看似中立的信息,如未经核实的“标题党”内容、断章取义的剪辑视频等,也可能通过误导性传播引发社会恐慌或误解,同样属于有害信息的范畴。
从传播形式上看,有害信息往往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随着技术发展,有害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手段不断翻新,例如通过“暗语”“谐音”“表情包”“代码”等方式规避内容审查,或利用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伪造图像、音频、视频,以假乱真,增加识别难度,在传播渠道上,有害信息不再局限于传统网站,而是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即时通讯工具、网络论坛、弹幕网站、甚至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快速扩散,形成“病毒式传播”,一旦产生不良影响,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部分有害信息还会借助“算法推荐”机制,根据用户偏好精准推送,形成“信息茧房”,加剧其对特定群体的渗透和危害。
从危害后果分析,有害信息的影响具有多层次性和长期性,对个人而言,接触淫秽色情信息可能导致性心理扭曲,接触暴力恐怖信息可能诱发模仿行为,而网络暴力则直接危害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对青少年群体,由于其价值观尚未成熟、辨别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侵蚀,例如沉迷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情节、模仿网络低俗行为,甚至被极端主义思想蛊惑误入歧途,对社会而言,有害信息的传播会破坏诚信体系,增加社会运行成本,如谣言传播可能导致公众对政府或机构的不信任,煽动性言论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对国家而言,有害信息是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境外势力可能通过传播虚假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方式危害国家安全,而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信息的扩散则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治理有害信息需要多维度协同发力,从法律层面,我国已构建起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核心,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为补充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了有害信息的界定标准、平台责任和处罚措施,为打击有害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据,从技术层面,需要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有害信息识别、过滤、拦截的智能化系统,提升对新型有害信息的发现和处置能力,从平台责任层面,互联网企业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机制建设,完善用户举报渠道,及时删除有害信息,防止其扩散,从社会层面,需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公众辨别有害信息的能力,引导公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境有害信息传播,构建全球网络治理新秩序。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害信息的存在不仅污染网络生态,更会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明确有害信息的界定,认识其危害性,并通过法律、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是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健康有序信息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筑牢信息安全的“防火墙”,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区分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
A1:区分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主要看其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违法信息是指明确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的内容,如恐怖主义、淫秽色情、赌博、诽谤、泄露国家秘密等,这类信息具有明确的违法性,传播者需承担法律责任,不良信息则多指违背社会公序良俗、道德规范但尚未构成违法的内容,如低俗娱乐、封建迷信、网络暴力、煽动对立等,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风气和价值观的负面影响,通常通过道德谴责、平台自律等方式进行规范,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不良信息在情节严重时也可能转化为违法信息,例如网络暴力导致受害者精神失常或自杀,可能构成诽谤罪或侮辱罪。
Q2:个人在遇到有害信息时应该如何应对?
A2:个人在遇到有害信息时,应采取“不传播、不轻信、及时举报”的原则,不随意转发、评论或扩散有害信息,避免成为二次传播的渠道;对来源不明、内容夸张的信息保持理性判断,通过权威渠道核实真相,防止被误导;通过平台内的举报功能向互联网企业提交有害信息线索,或向网信、公安等部门举报(如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等),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在举报过程中泄露隐私,对于涉及自身权益的有害信息(如被诽谤、人肉搜索),应及时保存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有害信息定义与识别标准#网络有害信息的类型与危害#如何有效举报和过滤有害信息
- 上一篇:计划免疫属于主动免疫还是被动免疫?
- 下一篇:大庆第二医院公开招聘,何时报名?
相关推荐
- 11-11 bsh是什么意思?
- 11-11 卡贝到底是什么?
- 11-11 行政关系到底是什么?
- 11-11 女孩做什么行业工资高?哪些职业适合女性高薪发展?
- 11-11 人寿保单到底是什么?保障与理财如何结合?
- 11-11 团字是什么结构?
- 11-11 锦瑞二字何意?
- 11-11 店助具体指什么工作?职责范围有哪些?
- 11-11 加班文化合理吗?员工权益如何保障?
- 11-11 福利待遇具体指哪些内容?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马公司聚焦智能汽车领域,前景向好,核心业务含整车制造与新能源研发,技术岗有完善培养体系,导师带教、项目历练促成长,晋升依能力与业绩而定,团队氛围融洽,协作高效,...
蓝眼 回答于11-11
-
中脉科技集团情况反馈核心业务聚焦健康产业,涵盖保健器械等,借大健康趋势稳步拓展,市场凭品牌与多元渠道具一定竞争力,晋升机制较规范,依绩效、能力综合考量,新人有系...
陈静 回答于11-11
-
招远公司注册信息,首选“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方权威),也可辅以“天眼查”“企查查”,输入公司全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均可。
碧海蓝天 回答于11-11
-
**BOSS直聘高效查企路径**1️⃣企业主页深度挖掘:进入目标公司页面→查看「公司简介」「业务范围」「融资历史」等模块,部分企业会主动展示组织架构图、核...
王敏 回答于11-11
-
针对您提到的关于上海巴克斯酒业的问题,以下是详细的回答:您的关注非常到位,对于想要了解的公司情况如下为您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下信息基于互联网获取):一、核心...
素颜 回答于11-11
-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