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两化融合是什么?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04 15:45 0 4

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其本质是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通过深化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融合,优化业务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生产方式,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协同发展能力以及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这一概念自2008年在中国正式提出以来,已从最初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演变为以数据为驱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系统性工程,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变革的关键路径。

两化融合是什么?

从内涵维度看,两化融合涵盖三个层面的深度融合,在技术融合层面,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交叉渗透,例如工业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搭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在生产环节的嵌入等,通过技术协同创新突破传统工业的性能瓶颈,在产业融合层面,表现为信息技术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催生出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如工业设计企业利用云平台实现远程协同设计,制造企业基于大数据分析提供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在业务融合层面,则强调信息技术与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核心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模式创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提升,例如企业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打通产供销数据壁垒,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

从发展历程来看,两化融合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阶段(2008-2015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企业信息化普及应用,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工具软件的推广,以及企业内部局域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快速发展阶段(2016-2020年)以互联网与工业融合为特征,工业互联网平台兴起,企业开始探索基于网络的协同制造和远程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逐步应用于生产调度和质量追溯,当前阶段(2021年至今)进入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期,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两化融合也从企业局部应用转向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形成“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格局。

从实施路径分析,两化融合需围绕“一条主线、三个方向、七个要素”展开,一条主线是指以价值创造为导向,通过融合创新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三个方向包括智能化生产(如智能工厂、黑灯工厂)、网络化协同(如跨企业研发设计协同、供应链动态优化)、个性化定制(如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七个要素则涵盖数据、技术、业务、管理、安全、人才、标准,其中数据要素成为核心驱动力,企业需建立数据采集、治理、分析、应用的全流程体系,通过数据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供应链数据、生产数据与用户需求数据,可实现零部件库存降低20%、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

从政策实践层面看,中国政府通过“顶层设计+试点示范+生态培育”的推进体系,引导两化融合深入发展,国家层面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两化融合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地方层面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推进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行业层面成立产业联盟、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技术标准制定和解决方案共享,截至2023年,全国累计超过8万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评定,培育出树根互联、海尔卡奥斯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两化融合是什么?

从企业实践案例来看,两化融合已在不同行业取得显著成效,在装备制造领域,三一重工通过构建“根云”平台,实现全球30万台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设备利用率提升15%;在钢铁行业,宝武集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设虚拟工厂,优化高炉冶炼参数,每年降低能耗成本超10亿元;在消费品领域,美的集团通过C2M模式实现用户需求直达生产线,库存周转率提升40%,这些案例表明,两化融合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应用,更是企业战略、组织、文化的系统性变革,其核心是通过数据流动打破传统工业的封闭体系,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

两化融合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企业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信息化投入与实际效益不匹配;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限制,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工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共享机制尚不健全;传统组织架构与敏捷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也制约着融合深度,随着5G-A、6G、生成式AI等新技术的突破,两化融合将进一步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拓展,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相关问答FAQs:

Q1:两化融合与工业互联网是什么关系?
A:两化融合与工业互联网是目标与路径、内容与载体的关系,两化融合是战略目标,旨在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工业互联网则是实现两化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核心支撑平台,通过连接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推动数据流动与业务协同,为两化融合提供技术底座和应用场景,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是推进两化融合中“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的具体实践。

两化融合是什么?

Q2:中小企业如何有效推进两化融合?
A:中小企业推进两化融合需遵循“需求导向、小步快跑、效益优先”原则,应聚焦核心业务痛点,优先在生产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关键环节开展数字化改造,如使用SaaS化ERP系统解决财务库存管理问题;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公共服务资源,降低技术门槛和改造成本,通过“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获取轻量化、模块化的数字化工具;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可通过校企合作、政府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数字技能;注重数据安全与合规,选择可靠的云服务商和数据加密方案,保障业务连续性。

#两化融合政策解读#企业两化融合实施路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