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UTI是何病?有何症状与影响?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04 19:27 0 5

UTI是“尿路感染”的英文缩写,全称为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指尿路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因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入侵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尿路是人体排出尿液的通道,从肾脏生成尿液后,经输尿管输送至膀胱储存,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当这个系统的任何部位受到病原体侵袭,就可能引发感染,导致尿路功能障碍及相关症状,UTI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女性、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及存在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者更为高发,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UTI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其中膀胱炎最为常见,而肾盂肾炎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发展为重症感染,甚至引发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UTI是何病?有何症状与影响?

尿路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占比超过80%,该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肠道,当会阴部卫生不佳、性生活、导尿等情况下,可能从肛门周围逆行进入尿道,引发感染,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细菌也可导致UTI,少数情况下由真菌(如念珠菌)、病毒(如腺病毒)或寄生虫(如滴虫)引起,感染途径以上行感染最为常见,即病原体经尿道上行至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血行感染则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尿路;邻近器官感染(如前列腺炎、阴道炎)的直接蔓延或淋巴管扩散也可引发UTI,但相对少见。

UTI的临床表现因感染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典型症状包括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突然出现的强烈排尿欲望,难以忍耐)、尿痛(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烧灼痛)、下腹部坠胀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浑浊(有脓细胞)、血尿(尿液呈洗肉水色)或异味,上尿路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则除上述症状外,常伴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腰痛(多为单侧或双侧肾区叩击痛)、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若出现肾乳头坏死或肾周脓肿,可能持续高热、腰痛加剧,甚至导致肾功能损伤,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尿路梗阻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例如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尿失禁、尿潴留等,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UTI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尿常规检查是基础,若发现尿白细胞(脓尿)、红细胞(血尿)、细菌(细菌尿)或蛋白尿,提示尿路感染可能性大;尿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对于反复发作或复杂UTI患者尤为重要,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肾功能检查(如血肌酐、尿素氮)可评估肾脏受损情况,尤其对肾盂肾炎患者需警惕肾功能异常,影像学检查如泌尿系B超、CT、静脉尿路造影(IVU)等,主要用于排查尿路结构异常(如结石、畸形、梗阻、肿瘤)、前列腺增生、肾积水等易感因素,对反复发作的UTI或治疗效果不佳者,建议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UTI的治疗以抗生素抗感染为核心,同时结合对症支持治疗,抗生素选择需根据尿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在未获结果前,可根据经验选择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尤其大肠埃希菌)的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菌素类(头孢克肟、头孢曲松)、磷霉素氨丁三醇等,对于单纯性膀胱炎,可采用短程疗法(3天),而肾盂肾炎或复杂性UTI需延长疗程(7-14天或更长),用药期间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氟喹诺酮类可能引起肌腱炎、神经精神症状,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可根据症状给予解痉止痛(如坦索罗辛缓解膀胱痉挛)、碱化尿液(如碳酸氢钠减轻尿路刺激症状)等治疗,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增加排尿量,通过尿液冲刷尿路,促进细菌排出,对于存在尿路梗阻、结石、畸形等易感因素者,需及时解除梗阻(如手术取石、前列腺切除),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减少复发风险。

UTI是何病?有何症状与影响?

UTI的预防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反复发作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女性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肛门细菌污染尿道;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避免憋尿,养成定时排尿习惯,以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时间;多饮水、勤排尿,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保证尿量在2000ml以上;女性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清洗阴道,以免破坏正常菌群平衡;绝经后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增强阴道黏膜抵抗力,对于存在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定期行尿常规或尿培养检查,早期发现感染迹象,免疫力低下者可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UTI的并发症不容忽视,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肾功能损伤、慢性肾盂肾炎等严重后果,急性肾盂肾炎若并发肾乳头坏死,可出现大量血尿、肾绞痛,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周脓肿需引流治疗,否则可能发展为脓毒血症,危及生命,复杂性UTI(如合并尿路梗阻、结石、糖尿病、免疫抑制等)易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导致肾间质纤维化、肾功能不全,最终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反复发作的UTI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生活质量,尤其对女性而言,长期尿路刺激症状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UTI是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虽多数为良性病程,但若忽视或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早期识别症状、及时规范治疗、积极预防复发是管理UTI的关键,公众需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方式,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以保护尿路健康,避免肾功能损害,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UTI的诊治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处理,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相关问答FAQs:

UTI是何病?有何症状与影响?

  1. 问: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尿路感染?
    答: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主要与解剖结构差异有关,女性尿道较短(约3-5cm)且直,距离肛门和阴道较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更易从肛门或阴道逆行进入尿道;性生活时尿道可能被挤压,增加细菌上行风险;妊娠期激素变化导致输尿管蠕动减慢、尿液淤积,也易诱发感染,而男性尿道较长(约18-20cm),且有前列腺分泌物的抗菌作用,感染风险相对较低,但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尿路梗阻等问题,UTI发病率也会升高。

  2. 问: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怎么办?如何预防?
    答: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每年≥3次或半年≥2次)需排查诱因,如尿路结石、畸形、前列腺增生、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并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和尿动力学检查明确病因,治疗上,急性发作期需足量足疗程抗生素,症状缓解后可采用低剂量长期抑菌疗法(如每晚睡前服用半量抗生素,持续3-6个月),预防措施包括:多饮水、勤排尿,避免憋尿;注意会阴部卫生,性生活后排尿;女性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内裤,选择棉质材质;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病;必要时使用雌激素软膏(绝经后女性)或益生菌调节阴道菌群,减少细菌定植,若反复发作与性相关,可在性生活后服用单次抗生素预防。

#尿路感染症状有哪些#UTI是什么病严重吗#女性尿路感染影响生育吗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