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聘公告 > 正文

公开招聘教师月笔试,考什么?

招聘公告 方哥 2025-11-12 09:16 0 2

当前,全国多地教育系统正陆续启动2025年秋季学期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中职等多个学段,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音乐、体育、美术等多个学科,招聘单位包括公办学校、事单位附属学校及部分政府购买服务岗位,整体呈现出“岗位类型丰富、学历要放宽、专业能力导向、政策倾斜基层”等特点,以下从招聘概况、报名条件、笔试内容、备考策略及注意事项五个方面进行详细梳理,帮助考生全面把握最新招聘动态。

公开招聘教师月笔试,考什么?

招聘概况

从各地教育官网及人社部门发布的公告来看,2025年教师招聘笔试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至8月,其中7月为集中考试期,江苏省南京市计划招聘教师1200余名,笔试定于7月15日;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英才”计划招聘教师800名,笔试时间为7月22日;河南省郑州市事业单位教师岗招聘1500人,笔试安排在8月5日,部分省份如浙江省、广东省已实行“全省统考”,统一命题时间,市县分别组织报名,考生可关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官方平台获取汇总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多地面向应届毕业生设置专项岗位,且非师范类专业考生只要取得相应学段教师资格证即可报名,门槛进一步降低。

报名条件

各地教师招聘报名条件普遍围绕“学历、专业、资格、年龄”四项核心要求展开,学历方面,幼儿园教师一般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需本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以本科为主,高中及中职教师普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部分偏远地区可放宽至本科),专业要求上,70%以上的岗位要求考生所学专业与报考学科一致或相近,汉语言文学”可报语文岗,“数学与应用数学”可报数学岗,但部分地区如上海市允许“跨专业报考”,需加试专业课,教师资格证方面,所有岗位均要求考生持有相应学段、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其中2025届应届毕业生可凭“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报名,但需在入职前取得证书,年龄限制多为18-35周岁,部分地市面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放宽至40周岁。

教师招聘笔试通常分为《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大部分,部分省份增设《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或《公共基础知识》,总分一般为150分或200分,考试时长120-150分钟。《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如《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新课改理念等,占比40%-50%,山东省教育理论知识常以“案例分析题”形式考查,要求结合“双减”政策分析教学设计;四川省则侧重“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应用。《学科专业知识》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例如语文岗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题,数学岗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及高中教材知识点分析,英语岗则侧重语法、阅读理解及英语课程标准解读,部分岗位如“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会单独设置专业科目,考生需针对性备考。

公开招聘教师月笔试,考什么?

备考策略建议考生分阶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阶段(1-2个月)以教材为主,系统学习教育学(如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王道俊《教育学》)、心理学(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搭配历年真题梳理高频考点,德育原则”“学习迁移理论”等每年必考知识点,强化阶段(1个月)聚焦专项突破,针对学科薄弱环节进行训练,例如理科考生多做高考压轴题,文科考生注重教学设计模板的积累(如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方法),冲刺阶段(2周)进行全真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完成套题,提升答题速度,关注“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报”等平台,及时掌握新课改动态,例如2025年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笔试中可能出现结合“大单元教学”“跨学科融合”的案例分析题。

注意事项

报名环节需仔细核对岗位要求,避免“专业不符”“学历不符”等硬性条件审核不通过,某地招聘“小学数学教师”要求“本科为数学类专业,硕士可放宽为教育学类”,若考生本科为计算机科学专业则无法报考,笔试备考中需区分“教招”与“教资”考试重点,教招更侧重“教学应用”,如何根据皮亚杰认知理论设计小学数学课堂”,而教资侧重“理论记忆”,部分省份笔试成绩占比50%-60%,面试环节(试讲、结构化、技能测试)同样关键,建议考生在备考笔试时同步练习试讲稿撰写,提前准备10分钟、20分钟两种时长版本,熟悉说课流程。

相关问答FAQs

问:非师范专业考生没有教学经验,笔试备考时如何弥补教学设计部分的劣势?
答:非师范专业考生可通过“模仿-拆解-创新”三步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参考优秀教案(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教学设计案例库”),模仿其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逻辑及师生互动设计;拆解教案结构,明确“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五个模块的核心任务,例如导入环节需“激发兴趣、联系旧知”,新授环节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科特点创新设计,如语文课可采用“情境朗读+小组讨论”,数学课设计“问题链驱动+实验探究”,同时参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在教学目标中加入“文化自信”“科学探究”等维度,提升答案的深度。

问:教师招聘笔试中,教育法律法规部分常考哪些法条?如何高效记忆?
答:教育法律法规部分高频考点集中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核心法条包括:教师权利(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获取报酬权等)、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爱护学生、为人师表等);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禁止分设重点班”规定;未成年人保护“学校保护”中的“校园欺凌处置流程”“性侵害预防机制”等,高效记忆建议采用“关键词串联法”,例如将教师六项权利简化为“教、学、研、薪、评、休”,将义务教育三个“免费”概括为“杂费、学费、书本费”;同时结合案例理解,如“某教师体罚学生致轻微伤,违反《教师法》第37条,应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通过具体场景强化法条应用能力,避免死记硬背。

公开招聘教师月笔试,考什么?

#公开招聘教师笔试考什么内容#教师招聘笔试科目有哪些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