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国税考试考什么?核心考点有哪些?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13 01:01 0 2

国税系统的考试主要分为公务员招录考试(国考)和税务系统专项招录,其考试内容以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为基础,结合税务岗位特点设置,核心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和《申论》,部分岗位还需加试专业科目,具体考试内容和侧重点如下:

国税考试考什么?核心考点有哪些?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客观能力全面测评

行测作为公务员考试的基础科目,主要通过客观化题型考察考生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税务岗位的行测考试与国考整体大纲一致,包含五大模块,题量一般在130-135道题,考试时限120分钟,重点考察以下内容:

  1. 常识判断(约15-20题)
    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科技、生活常识等领域,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对国家大政方针、税收政策法规的考察,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税收改革的要求、《税收征管法》修订要点、最新减税降费政策等均可能成为考点,与税务工作相关的经济术语(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法律常识(如行政法、经济法基础)也是高频内容,考生需结合时政热点积累相关知识。

  2. 言语理解与表达(约30-35题)
    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篇章阅读等题型,逻辑填空侧重考察实词、成语的辨析,材料多涉及经济、社会领域,甚至直接引用税收工作报告中的表述;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则强调对文段主旨、细节、意图的把握,材料常选取政策文件解读、税务案例分析等,要求考生快速提炼核心息,理解政策导向,可能给出一段关于“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描述,要求考生概括其主要措施或目的。

  3. 数量关系(约10-15题)
    主要考查数学运算能力,包括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概率统计等经典题型,以及部分资料分析中涉及的速算技巧,税务岗位虽对数学专业要求不高,但工作中涉及税收数据核算、政策测算等,因此数量关系题注重考察逻辑思维和快速解题能力,部分题目会结合税收背景设计,如“某企业按不同税率缴税,计算总税额”等应用题。

  4. 判断推理(约35-40题)
    图形推理侧重规律判断(如对称、叠加、数量关系等),类比考察词语或概念间逻辑关系(如“增值税:流转税”的种属关系),逻辑判断则加强了对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加强削弱型题目的考察,近年出现结合税务政策的情景推理题(如“根据税收征管流程,判断哪个环节符合规定”),定义判断和事件排序则主要考察信息整合和逻辑排序能力。

    国税考试考什么?核心考点有哪些?

  5. 资料分析(约15-20题)
    通常给出3-4组统计材料(包括文字、表格、图形、综合型资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快速提取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材料内容多与经济数据相关,如“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情况”“分行业增值税贡献率”“个税改革前后收入结构变化”等,考点包括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倍数、平均数等核心概念,以及同比、环比、拉动增长等术语的理解和应用,税务岗位对数据敏感度要求较高,资料分析是重点拿分模块,需加强速算技巧(如估算法、特征数字法)的训练。

《申论》:综合应用与政治素养考察

申论是主观性考试,通过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解决问题、文字表达等能力,税务申论材料通常聚焦税收工作实践、社会热点与税收政策的结合,特点如下:

  1. 材料主题贴近税务工作
    材料常围绕“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慧税务建设”“税收法治化”等主题选取,可能涉及税务部门便民办税举措(如“非接触式”办税)、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国际税收合作等案例,2025年国考申论材料曾出现“某省税务部门推行‘一窗通办’服务”的案例,要求考生分析其创新点和推广价值。

  2. 题型设置突出综合能力

    • 归纳概括题:要求概括材料中税收政策的成效、基层税务工作面临的问题、纳税人诉求等,考察信息提炼能力;
    • 综合分析题:如结合“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分析某项税收改革措施的意义、影响,需结合理论和实际;
    • 提出对策题:针对材料中反映的“办税流程繁琐”“税收政策落地难”等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需体现税务工作思维;
    • 应用文写作:可能涉及倡议书、宣传稿、工作简报、调研报告等,如“为落实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撰写一份致纳税人的公开信”;
    • 文章论述题:围绕“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税务干部的使命担当”等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体现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

专业科目(部分岗位需加试)

根据招考职位要求,部分涉税专业岗位(如税收征管、税务稽查、国际税收等)可能加试《专业科目》,主要考察:

国税考试考什么?核心考点有哪些?

  • 税收基础知识:税法(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征管法、税务会计等;
  • 税务实务能力:纳税申报流程、税务稽查方法、税收优惠政策应用、涉税风险识别等;
  • 相关专业知识:经济学、法学、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根据岗位性质侧重不同)。
    专业科目考试多为客观题与主观题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要求计算企业应纳税额、分析涉税违法案例、设计税收筹划方案等。

面试环节:侧重岗位匹配与综合素养

通过笔试后,考生需参加面试,形式以结构化面试为主,部分岗位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内容围绕税务岗位需求设计,重点考察:

  • 求职动机与岗位认知:对税务工作的理解、职业规划、服务意识;
  • 综合分析与应变能力:对税收政策(如“留抵退税”)的看法、处理纳税人投诉的应对思路;
  • 人际沟通与组织协调:与同事协作完成复杂任务、开展税收宣传活动的策划;
  • 专业素养与仪表举止:对税收业务的掌握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和仪容仪表。
    近年来,面试题目越来越贴近实际工作场景,如“如何向小微企业解读新的减税政策”“发现同事违规操作怎么办”等,强调“干什么考什么”,突出岗位适配性。

国税考试以“能力导向、岗位适配”为核心,行测注重快速反应与综合分析,申论强调政策理解与文字表达,专业科目考察业务功底,面试则聚焦岗位实操与职业素养,考生需系统掌握行测解题技巧,积累时政与税收政策知识,提升申论材料分析与写作能力,同时结合岗位要求夯实专业基础,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关问答FAQs

Q1:税务岗位的《申论》考试与其他系统申论有何区别?
A:税务申论材料主题更聚焦税收领域,常涉及税收政策、税务工作实践、纳税人服务等案例,作答要求需结合税务工作实际,在“提出对策题”中,需体现税务部门职能(如政策宣传、流程优化、执法规范等),而非泛泛而谈;论述题可能要求结合“税务精神”(如“忠诚担当、崇法守纪、兴税强国”)展开,更强调岗位特色和政治站位。

Q2:非税务专业考生如何备考专业科目?
A:非专业考生需先系统学习核心税法(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流程等基础知识,可选用《税法(I)》《税法(II)》等官方教材;通过历年真题熟悉题型,重点掌握税收计算、政策应用等高频考点;结合税务部门官网的“政策解读”“工作动态”了解最新税收政策,关注“金税工程”“智慧税务”等实务热点,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国税考试核心考点#国税考试科目内容#国税考试重点知识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