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广播电视编导考什么?内容与形式是怎样的?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13 02:16 0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旨在选拔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考生,考试内容通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大部分,涵盖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等多个维度,以下从具体模块展开详细说明:

广播电视编导考什么?内容与形式是怎样的?

笔试部分:核心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察

笔试是广播电视编导考试的主要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理论储备、文字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及创意策划能力,通常包括以下科目:

《文艺常识》

这是编导专业的基础考察科目,内容涵盖文学、艺术、文化、历史、时事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

  • 文学常识:中外重要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如中国古代诗词、现当代文学名著,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外国经典);文学基本概念(如体裁、修辞、表现手法)。
  • 艺术基础电影、电视、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及经典作品(如电影史上的重要导演、流派,中外名画、经典戏剧剧目)。
  • 文化常识:传统文化知识(如节气、民俗、非遗)、中外文化名人、重要文化现象,以及近一年内的文化热点事件。
  • 时事政治: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政策文件(如文化领域的发展规划)、媒体行业动态(如新媒体发展趋势、主流媒体改革)。

该科目题型多样,包括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要考生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快速记忆能力,同时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和关联分析。

《故事创作》

故事创作是考查考生创意能力和叙事技巧的核心科目,通常给出特定命题(如“一张旧照片”“雨夜”等)或关键词,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60-90分钟)完成一篇800-1500字的故事。

  • 考察重点:情节构思的原创性与逻辑性(故事需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塑造的立体感(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细节描写的生动性(环境描写、感官细节增强代入感)、主题思想的深度(故事需传递一定的价值观或社会思考)。
  • 评分标准: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新颖、人物是否真实、语言是否流畅,以及能否通过小故事反映大主题(如成长、亲情、社会现象等),考生需注意避免情节俗套、人物扁平化,同时要控制好叙事节奏,避免平铺直叙。

《影视评论》

影视评论要求考生对给定的影视作品(如电影片段、电视剧集、纪录片、电视栏目等)进行分析与评价,通常包括1500字左右的评论文章(考试时间120-150分钟)。

广播电视编导考什么?内容与形式是怎样的?

  • 考察重点:对视听语言的解读能力(镜头运用、剪辑手法、色彩构图、声音设计等)、主题思想的分析深度(作品的核心立意、社会价值)、艺术特色的把握(导演风格、叙事结构、表演特点等),以及逻辑论证的严谨性(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 写作方法:需结合具体片段展开分析,避免泛泛而谈;既要肯定作品的亮点,也要客观指出不足;可结合影视理论(如蒙太奇理论、长镜头理论)提升评论的专业性,分析电影《我不是药神》时,可聚焦镜头语言对社会现实的表现,或叙事节奏与情感共鸣的关系。

《策划与创意》

策划与创意主要考查考生的节目开发能力和市场思维,常见题型包括:

  • 电视节目策划:根据给定主题(如“传统文化”“青少年成长”)设计一档电视节目,需包含节目名称、定位、目标受众、内容框架、环节设置、播出平台、预期效果等。
  • 广告/宣传片创意:为指定产品(如地方特产、公益主题)撰写广告脚本或宣传片方案,包括创意构思、画面描述、台词/文案、时长控制等。
  • 策划:结合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设计传播方案,需考虑受众定位、内容形式、互动方式、传播渠道等。
    该科目要求考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对媒体行业的了解,同时要兼顾可行性(如制作成本、平台特性)。

面试部分:综合素质与专业潜力的直观展现

面试是通过面对面交流考查考生的临场反应、沟通能力、专业认知及个人特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自我介绍

时长约1-2分钟,要求简洁明了地展示个人优势、专业兴趣及相关经历(如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作品创作等),需避免流水账,突出与编导专业相关的特质(如组织能力、创意能力、团队协作经验),同时表达对专业的理解和热情。

即兴评述

考官会给出一个社会热点、文化现象或关键词(如“短视频的流行”“国潮文化”),考生需准备3-5分钟后进行2-3分钟的即兴发言。

  • 考察重点:观点的明确性(立场清晰不模糊)、逻辑的条理性(层次分明有论据)、思维的深度(能从现象分析本质)、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用词准确、语速适中),考生需快速梳理观点,结合实例论证,避免空泛议论。

作品分析(部分院校设置)

部分院校会要求考生提前提交个人作品(如摄影作品、短视频、文章等),面试时针对作品进行阐述,或现场分析给定作品(如摄影作品的构图意图、短视频的叙事逻辑),考官会通过提问考查考生的创作思路、专业技巧及反思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考什么?内容与形式是怎样的?

回答考官提问 涵盖专业认知、个人经历、行业热点等,

  • “为什么选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查专业动机与规划);
  • “你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是什么?”(考查行业认知);
  • “如果让你策划一档面向老年人的节目,你会怎么做?”(考查策划能力与人文关怀)。
    回答时需真诚具体,结合实例,展现对专业的思考和对行业的关注。

才艺展示(部分院校设置)

可选声乐、舞蹈、乐器、朗诵、书法等才艺,时间一般不超过2分钟,重点考查考生的艺术素养和表现力,非必需项,若有特长可适当展示,但不必强求。

专业能力附加考察(部分院校)

部分顶尖院校或特色专业可能增设额外考试内容,如:

  • 摄影基础:考查对构图、光影、色彩的理解,或现场拍摄并分析作品;
  • 英语能力:英语口语或笔试(如国际传播方向);
  • 综合素质测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考查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备考建议

  1. 知识积累:广泛阅读文学、艺术、影视类书籍,关注行业动态(如《看电影》《当代电视》等杂志),积累文艺常识和热点案例;
  2. 实践训练:多进行故事创作、影评写作,尝试拍摄短视频或策划节目,提升动手能力;
  3. 模拟面试:针对自我介绍、即兴评述等环节进行反复练习,锻炼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
  4. 院校研究:了解目标院校的考试大纲和偏好(如侧重理论还是实践,注重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针对性备考。

FAQs

Q1:非艺术生可以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吗?需要提前学习专业课程吗?
A:大部分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不限制考生文理科背景,非艺术生也可报考,但建议提前了解专业特性,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经典影片、练习写作等方式建立基础认知,无需系统学习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对影视行业的兴趣和创意思维即可。

Q2:考试中“故事创作”和“影视评论”哪个更重要?如何平衡备考时间?
A:两者均为核心科目,重要性因院校而异(如偏重实践的院校可能更看重故事创作,偏重理论的院校可能侧重影视评论),备考时间可根据个人基础分配:若擅长写作但理论薄弱,可多积累影视理论、分析经典影片;若创意不足,需多练习故事构思,模仿优秀作品的结构和细节,建议每天抽出时间专项训练,同时注重积累素材(如故事灵感、影评观点),避免偏科。

#广播电视编导考试内容与形式#广播电视编导考什么科目#广播电视编导考试题型解析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