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聘公告 > 正文

公开招聘如何坚守政治原则?

招聘公告 方哥 2025-11-13 03:13 0 2

在当前就业市场中,公开招聘已成为企事业单位吸纳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坚持政治原则”作为招聘工作的根本遵循,确保了选拔过程的公正性、严肃性以及人才队伍的政治素养,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部分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招聘中始终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通过明确的政治要求、严格的考察程序,选拔出一批批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以下从政策背景、实践案例、核心要求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详细解读公开招聘中坚持政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公开招聘如何坚守政治原则?

政策背景:政治原则是招聘工作的“定盘星”

坚持政治原则在公开招聘中的凸显,源于新时代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选拔任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在《公务员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中,均明确将“政治立场坚定”作为基本录用条件。《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录用公务员应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制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也要求,招聘人员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这些政策为招聘工作划定了政治红线,确保选拔的人才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强化了招聘中的政治把关,中央组织部在202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把政治素质考察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这一要求同样适用于公开招聘领域,从中央到地方,政治原则已成为招聘工作的“第一标准”,是衡量候选人是否合格的“首要门槛”。

实践案例:多领域招聘中的政治要求落地

(一)党政机关:政治素养是“硬指标”

在党政机关招聘中,政治原则的体现最为直接和严格,以2025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为例,招考公告明确要求考生“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坚定”,并在笔试中设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申论》重点考察考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政策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2025年国考申论试题中,“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等题目,直接考察考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掌握程度。

在面试环节,政治考察更是重中之重,某省委组织部在2025年公务员面试中,设置“如果你在工作中接到与上级决策部署不符的指示,你会如何处理?”等情景题,通过具体场景考察考生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政审环节严格审查考生及家庭成员的政治背景,确保选拔的人员“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事业单位: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益服务的重要载体,在招聘中同样强调政治原则,以某省属高校2025年教师招聘为例,招聘公告明确要求“拥护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在试讲环节加入“课程思政”内容,考察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能力,在医学专业试讲中,要求教师结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阐述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体现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的结合。

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在招聘中,也注重考察候选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2025年招聘科研人员时,在面试中设置“如何看待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意义”等问题,引导候选人将个人科研追求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确保人才队伍能够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

(三)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下的政治标准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招聘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国家电网2025年校园招聘为例,招聘公告明确要求“拥护党的领导,认同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并在笔试中增加《企业文化与政治理论》科目,考察考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企改革发展政策等的理解,在面试环节,国有企业注重考察候选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例如设置“如果你负责的项目与短期经济效益冲突,但符合国家长远战略,你会如何选择?”等题目,检验候选人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公开招聘如何坚守政治原则?

部分国有企业在招聘中还实行“双导师制”,即业务导师和政治导师共同培养新员工,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强化员工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确保人才队伍始终成为党执政兴国的“坚实力量”。

核心要求:政治原则的具体内涵与考察维度

坚持政治原则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包含具体、可衡量的核心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的“压舱石”

政治立场是政治原则的首要内容,要求候选人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考察中,主要通过政治理论测试、个人陈述、档案审查等方式,判断候选人是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否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做到“两个维护”,某省在事业单位招聘中,要求考生提交“政治理论学习心得”,并由党组织对其政治表现进行鉴定,确保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二)政治能力过硬:履职尽责的“基本功”

政治能力是候选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招聘中,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考察候选人是否能在复杂局面中把握政治方向,是否能在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某市在公务员面试中设置“面对网络上的错误言论,作为公职人员你会如何应对?”等题目,考察候选人的政治敏锐性和斗争精神。

(三)道德品行优良:立德树人的“试金石”

道德品行是政治素养的外在体现,要求候选人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招聘中,通过背景调查、信用查询、廉政承诺等方式,考察候选人是否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某高校在教师招聘中,要求考生提供“师德师风鉴定表”,并由原单位出具无违纪违规证明,确保选拔的人员品德高尚、为人师表。

(四)大局意识牢固:服务发展的“动力源”

大局意识要求候选人能够自觉服从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在招聘中,通过了解候选人的职业规划、价值追求,判断其是否具有“国之大者”的胸怀,某重点企业在招聘科技人才时,优先选择愿意投身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候选人,确保人才队伍能够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

实施路径:确保政治原则落地的关键举措

坚持政治原则需要贯穿招聘全过程,通过制度设计、流程优化、监督保障等举措,确保政治标准落到实处。

公开招聘如何坚守政治原则?

(一)明确政治标准,细化考察指标

招聘单位应根据岗位特点,制定具体的政治考察指标,避免“一刀切”,党政机关岗位侧重考察“政治忠诚”和“纪律意识”,事业单位岗位侧重考察“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国有企业岗位侧重考察“大局意识”和“党建引领”能力,将政治标准量化为可操作的评分细则,如在面试中设置“政治理论素养”“政治立场表现”等评分项,确保考察客观公正。

(二)优化招聘流程,强化政治把关

在招聘流程中,将政治考察嵌入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各个环节,笔试环节增加政治理论测试内容,面试环节设置政治素养情景题,政审环节严格审查考生及家庭成员的政治背景、遵纪守法情况,某省在公务员招考中,实行“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40%+政治考察10%”的综合评分机制,确保政治考察结果作为重要录用依据。

(三)加强监督问责,杜绝形式主义

建立健全招聘监督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对招聘中违反政治原则、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严肃处理,某事业单位在招聘中,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对拟聘人员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招聘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杜绝“人情招聘”“关系招聘”。

(四)强化政治培训,提升人才素养

对于已入职的人员,持续开展政治理论培训,巩固政治原则成果,某国企建立“政治学习日”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活动,引导员工不断增强政治素养,确保人才队伍始终政治坚定、能力过硬。

相关问答FAQs

问:公开招聘中“坚持政治原则”是否会限制人才多样性?
答:不会。“坚持政治原则”并非限制人才多样性,而是确保人才队伍的政治方向正确,政治原则的核心是选拔“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的人才,而非对候选人出身、背景、专业等进行限制,在实际招聘中,只要候选人符合政治标准,无论其专业、学历、地域如何,都会一视同仁地给予机会,近年来许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聘中面向应届生、社会人员、海外留学人员等群体开放岗位,只要政治素质过硬,均可报考,真正实现了“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问:如何判断招聘单位是否真正落实了“坚持政治原则”?
答: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一是看招聘公告是否明确列出政治要求,如“拥护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等;二是看招聘流程是否包含政治考察环节,如政治理论测试、政治素养面试、政审等;三是看招聘结果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对拟聘人员的政治表现进行公示,还可以通过了解招聘单位的党组织建设情况、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等,判断其对政治原则的重视程度,如果招聘单位仅将政治原则作为“口号”,而在实际考察中流于形式,则可能存在“走过场”问题,候选人可通过监督渠道反映情况。

#公开招聘政治原则坚守#招聘工作中政治方向把控#事业单位招聘政治纪律要求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