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全称为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前,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其核心目的是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前置性制度。

环评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在决策阶段考虑环境因素的重要性,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联邦政府在实施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动前,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此后,环评制度逐渐被世界各国采纳,成为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工具,我国于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中首次引入环评概念,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涵盖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覆盖全面、程序规范的制度体系。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环评主要分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规划环评是指在区域、流域、海域的开发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其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项目环评则是指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业、交通、水利、矿产、旅游等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选址、设计、施工及运营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规划环评具有宏观性和前瞻性,从源头上优化布局、调整结构,项目环评则更注重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可行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环评体系。
环评的工作程序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和报告书编制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察和公众调查,识别项目或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要素,如大气、水、土壤、声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并确定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正式工作阶段包括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通过布点采样、数据分析等手段掌握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采用数学模型、类比分析等方法,预测项目或规划实施后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环保措施,针对预测的环境问题,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报告书编制阶段则是将上述工作成果汇总,编制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涵盖评价依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影响预测、环保措施、经济损益分析、公众参与结论等,并报送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环评的核心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预防为主”,通过在决策前开展评价,避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或规划盲目实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风险,通过环评可以优化选址,避免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建设污染项目,二是“科学决策”,环评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三是“公众参与”,环评过程中通过信息公开、问卷调查、听证会等方式,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环境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在我国,环评制度具有法律强制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未依法进行环评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得开工建设,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环评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并处以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环评文件编制单位、技术评估机构、审批部门等均需承担相应责任,确保环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环评制度改革,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简化环评编制内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在提升审批效率的同时,强化环评的约束力和有效性。
环评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对建设项目提出严格的环保要求,倒逼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环评结果也是企业履行环保责任、获取融资和市场准入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形成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环评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环评将更加注重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强化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新兴环境问题的关注;深化“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用,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环评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进一步优化公众参与机制,更好地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关问答FAQs

问:环评和排污许可有什么区别?
答:环评和排污许可都是环境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定位和作用不同,环评是在项目或规划实施前,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措施,属于“事前预防”制度,是项目建设的准入门槛;排污许可则是项目投产后,对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进行管理的制度,明确排污浓度、总量、许可条件等,属于“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是企业合规排污的依据,环评关注“能不能建”,排污许可关注“怎么排”,两者共同构成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环境管理链条。
问:所有建设项目都需要做环评吗?
答:并非所有建设项目都需要做环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根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填报登记表三类,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编制报告书;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编制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填报登记表,名录未规定的建设项目,不纳入环评管理,对于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不予批准情形(如选址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划、采取的环保措施无法达标等),项目环评也无法通过审批。
- 上一篇:彭措是什么意思?有何特殊含义?
- 下一篇:压铸工是做什么的?需掌握哪些技能?
相关推荐
- 11-16 IT审计究竟是什么?
- 11-16 机电专业属于工学还是交叉学科?
- 11-16 轻奢品牌是啥?和奢侈品、快时尚有啥区别?
- 11-16 2012年属什么生肖?
- 11-16 网上兼职是什么?靠谱吗?能赚钱吗?
- 11-16 通投是什么?投什么?怎么投?
- 11-16 洪峰究竟指什么?
- 11-16 客观题是什么?
- 11-16 吉美究竟指什么?
- 11-16 运维工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老板您好!关于查询公司注册信息,我有以下建议供您参考**:,首先您可以访问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网站进行查询,输入公司的全称或部分名称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即可获...
浩渺 回答于11-16
-
**【解答】如何查询个人公司的注册信息?靠谱渠道推荐!🌟:老板您好,想查公司是否真实存在及详细信息的话,您可以尝试以下途径进行检索和核实相关信息🔍:第一...
琴瑟和鸣曲长 回答于11-16
-
**回答:关于查询公司注册信息的方法与建议如下**:您可以通过访问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网站进行查询,输入公司的全称或部分关键字进行搜索即可获取相关信息如公司名称...
风吹麦浪 回答于11-16
-
中境建工是一家在房建和市政领域表现优秀的公司,拥有多个核心项目,这些项目的类型和规模不断扩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清晰明确,公司提供良好...
瀚宇 回答于11-16
-
中境建工在房建和市政领域拥有多样化的核心项目,涵盖多种规模和复杂度的工程,员工职业发展方面表现不错:清晰的晋升体系保证快速晋升空间;完善的培训体系提供职业技能和...
琴瑟情深 回答于11-16
-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