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虔城之名何意而来?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0-13 01:36 0 3

“虔城”这一称谓,其核心指向是中国江西省赣州市的古称,这一名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从字面与历史双重维度来看,“虔城”的含义可从地理沿革、文化象征及名称演变三方面深入解读。

虔城之名何意而来?

地理沿革中的“虔”字渊源

“虔城”之名始于汉代,初为赣县治所,至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年)设南康郡,隋开皇九年(589年)置虔州,自此“虔”字成为该区域行政建制的核心标识,为何以“虔”为名?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因境内“虔水”(今贡江支流)得名,而“虔”在古汉语中有“恭敬、肃穆”之意,反映古人对山川自然的敬畏之心,唐代虔州辖境涵盖今赣州全域,地处赣江上游,是连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冲,也是“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其军事与经济地位使“虔城”成为中央王朝经略东南的重要据点。

文化象征中的“虔城”内涵

“虔城”不仅是地理名称,更是文化符号,其内涵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儒家教化的浸润,宋代赣州是理学南传的重要驿站,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曾兴州学、振人文,文天祥、周敦颐等历史名人的活动使“虔城”成为“崇文重教”的代名词。
二是客家文化的熔炉,赣州是全球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虔州时期北方士民南迁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民俗、方言与建筑风格,如赣州的围屋、客家山歌等,至今仍是“虔城”文化的活态传承。
三是红色文化的基因,近代以来,赣州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家在此从事革命活动,“虔城”因此成为“共和国摇篮”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记忆。

虔城之名何意而来?

名称演变与当代回响

1913年,因“虔”字带“戈”旁,被认为有“杀伐之气”,北洋政府下令将“虔州”改为“赣县”(因境内赣江得名),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赣州逐渐成为沿用至今的专名,尽管“虔城”作为行政名称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在文化语境中仍被广泛使用,如学者研究历史时会称“宋代虔城商业”,民间亦有“虔城文化论坛”等品牌,体现了历史名称对当代地域文化的塑造力,如今的赣州,既保留着宋代古城墙、郁孤台等“虔城”历史遗存,又作为赣粤闽湘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焕发新生,“虔城”之名成为连接古今的精神纽带。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赣州古称“虔城”而不是“赣州”?
A:赣州在宋代之前称“虔州”,“虔城”是因州治所在地(今赣州老城区)的别称,1913年“虔州”改为“赣县”,后升格为赣州市,虔城”特指宋代及以前的赣州地区,而“赣州”是沿用至今的现代行政名称,二者涵盖的历史时期不同。

虔城之名何意而来?

Q2:“虔城”的“虔”字在现代是否有特殊含义?
A:在现代语境中,“虔”字已脱离“虔城”的地域名称属性,多用于表示“恭敬、虔诚”之意,如“虔诚”“虔敬”等,但在赣州本地文化中,“虔”仍被视作历史符号,如当地有“虔心虔意”的旅游宣传语,既取“虔”字本义,又暗合古称,强化了地域文化认同。

#虔城得名原因#虔城命名含义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