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亚联病是什么病?30字疑问标题,亚联病是什么病?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0-26 15:46 0 4

亚联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全称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相关肺气肿和肝病综合征”,简称“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lpha-1 Antitrypsin Deficiency, AATD),该病是由于体内α-1抗胰蛋白酶(AAT)蛋白合成或分泌异常,导致其功能缺陷,进而引发多系统损害,尤其是肺部和肝脏的病变,AAT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属于丝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其主要功能是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等蛋白水解酶的活性,保护肺组织免受酶解破坏,当AAT缺乏或功能异常时,未被抑制的弹性蛋白酶会过度降解肺泡壁的弹性纤维,导致肺气肿;异常的AAT蛋白可能在肝细胞内积聚,引发肝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或肝癌。

亚联病是什么病?30字疑问标题,亚联病是什么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亚联病的根本原因是位于第14号染色体长臂(14q32.1)上的SERPINA1基因突变,该基因包含7个外显子,目前已发现超过200种突变类型,其中最常见的致病突变是Z型突变(Glu342Lys)和S型突变(Glu264Val),纯合子ZZ型个体(即两条染色体均携带Z突变)的AAT血浆浓度仅为正常人的10%-15%,其肝细胞内异常AAT蛋白积聚明显,易引发肝病;而杂合子SZ型个体(一条染色体携带Z突变,另一条携带S突变)的AAT浓度约为正常人的60%,虽低于正常,但通常不引起严重肝病,却可能增加肺气肿风险,尤其吸烟者,M型等位基因是正常基因型,若个体为MM型,则AAT分泌正常,不会发病。

发病机制的核心在于“蛋白积聚病”和“蛋白缺乏病”的双重效应,在肝脏,突变型AAT蛋白(如Z型)的空间构象异常,无法正确折叠和分泌,导致在内质网中积聚,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PR),长期可引起肝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在肺部,由于AAT缺乏,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活性相对增高,破坏肺泡壁结构,导致肺泡腔扩大、弹性回缩力下降,形成肺气肿,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易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支气管扩张。

临床表现

亚联病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可分为肺部表现、肝脏表现及其他系统表现,且不同年龄段和基因型的患者症状差异显著。

肺部表现:多见于成人,尤其是30-40岁吸烟者,但非吸烟者也可能发病,早期症状为活动后气短、咳嗽、咳痰,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呼吸困难、体重下降、乏力等,肺功能检查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CT可见全肺或下肺为主的肺气肿征象,如肺大疱、血管纹理稀疏等,患者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并发自发性气胸、肺动脉高压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被误诊为普通COPD,而忽略了遗传因素。

肝脏表现:多见于新生儿和儿童,约10%的ZZ型新生儿在出生后可出现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需肝移植,成人患者中,约30%-40%可出现慢性肝病,如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部分患者可能隐匿起病,直至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肝硬化晚期症状才被发现,肝脏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基因型相关,ZZ型风险最高,而SZ型相对较低。

其他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皮肤血管炎、胰腺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可能与AAT的免疫调节功能异常有关,AAT缺乏还可能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诊断方法

亚联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对于有以下情况者,应高度怀疑该病:① 早期发生的肺气肿或COPD(尤其<45岁);② 原因不明的肝病(新生儿肝炎、肝硬化、肝癌);③ 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④ 反复发生的支气管扩张或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

亚联病是什么病?30字疑问标题,亚联病是什么病?

实验室检查包括:① 血清AAT浓度测定:若浓度低于11μM(正常值为20-53μM),则提示AAT缺乏;② 表型检测:通过等电聚焦电泳或基因测序确定AAT分型,如ZZ型、SZ型等;③ 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等评估肝脏损伤;④ 肺功能检查:FEV1/FVC比值、残气量等评估肺功能损害程度;⑤ 影像学检查: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可显示肺气肿分布,肝脏超声或CT可发现肝硬化、占位等病变。

基因检测是确诊的金标准,可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或靶向测序检测SERPINA1基因突变,对于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进行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以实现早期干预。

治疗与管理

亚联病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尚无根治方法,但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肺部治疗:① 戒烟:吸烟是肺气肿进展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必须严格戒烟;② 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改善呼吸困难;③ 糖皮质激素:对于合并哮喘或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④ 氧疗: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生活质量;⑤ 肺康复训练:包括呼吸锻炼、运动训练等,改善肺功能;⑥ 肺移植:对于终末期肺气肿患者,肺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70%。

肝脏治疗:① 一般支持治疗: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抗氧化剂)、营养支持,避免肝毒性药物;② 并发症处理:对于肝硬化患者,需治疗门静脉高压(如β受体阻滞剂、内镜下套扎)、腹水(利尿剂、白蛋白输注);③ 肝移植: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或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根治方法,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肝移植后,移植肝可正常合成AAT,从而纠正AAT缺乏状态。

替代治疗:静脉注射AAT浓缩物(Prolastin)可通过补充外源性AAT,抑制肺部弹性蛋白酶活性,延缓肺气肿进展,适用于重度肺气肿且血清AAT<11μM的患者,需每周输注1次,长期使用,但该治疗费用昂贵,且对肝病无效。

基因治疗: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通过病毒载体或CRISPR-Cas9技术纠正SERPINA1基因突变,有望成为未来根治该病的方向。

亚联病是什么病?30字疑问标题,亚联病是什么病?

预防与筛查

由于亚联病是遗传性疾病,一级预防的关键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对于有家族史的高危夫妇,可通过绒毛取样、羊水穿刺或脐血取样进行胎儿基因检测,避免患儿出生,新生儿筛查方面,部分国家已将AAT检测纳入新生儿筛查项目,早期发现可及时干预,减少肝肺损害。

二级预防强调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和肝功能,戒烟并避免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肺刺激物,患者家属应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携带状态,以便进行健康管理。

相关问答FAQs

Q1:亚联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A1:亚联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如均为SZ型或一方为ZZ型,另一方为MM型),子女有25%的概率患病(如ZZ型或SZ型),50%的概率为携带者(如MZ型或SZ型),25%的概率为正常(MM型),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以评估子代的患病风险。

Q2:亚联病患者可以怀孕吗?怀孕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A2:亚联病患者可以怀孕,但需在孕前进行充分评估,对于肝功能异常或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应先治疗基础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妊娠,孕期需加强监测,定期评估肝功能、肺功能及胎儿发育情况,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分娩方式应根据产科指征和患者病情综合决定,产后需关注新生儿是否发病,建议尽早进行AAT检测和基因诊断,以便早期干预。

#亚联病症状有哪些#亚联病治疗方法#亚联病是什么原因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