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聘公告 > 正文

幼儿园教师说课如何脱颖而出?

招聘公告 方哥 2025-09-07 02:42 0 7

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说课环节是考察应聘者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实践智慧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各地招聘政策对说课的要求呈现出“重实践、重创新、重儿童本位”的趋势,以下结合最新招聘信息,从政策背景、核心要求、备考策略及案例解析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帮助应聘者系统掌握说课要点。

幼儿园教师说课如何脱颖而出?

最新招聘政策与说课趋势分析

近年来,幼儿园教师招聘政策愈发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说课环节不再单纯考查理论背诵,而是聚焦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活动的趣味性及对幼儿发展规律的把握,2024年某市教育局直属幼儿园招聘公中明确要求,说课需包含“幼儿年龄特点分析、活动目标制定依据、教学策略选择的合理性”三大核心要素,并鼓励融入STEAM教育、项目式学习等新兴教学模式,部分地区新增“模拟教学+答辩”环节,要求应聘者在说课后展示10分钟片段教学,并回答评委关于“活动重难点突破”“幼儿突发情况应对”等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对实践能力的考查。

说课核心结构与内容要点

幼儿园教师说课通常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准备、说过程、说反思”六要素展开,需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设计,以下是各环节的详细要求:

(一)说教材:精准把握内容与价值

说教材需明确活动内容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分析其核心价值,以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影子》为例,教材分析应包括: 来源**:选自某版幼儿园主题活动“光影探秘”,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中班幼儿对“现象探究”的兴趣点;

  • 核心价值:通过探究影子的形成与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及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契合《指南》科学领域“亲近自然,探究事物”的目标。

(二)说学情:立足幼儿发展规律

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潜在需求分析,以中班幼儿为例:

幼儿园教师说课如何脱颖而出?

  • 年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约15-20分钟,喜欢动手操作和游戏化学习;
  • 已有经验:对影子有初步感性认识(如影子跟随自己移动),但对其成因和变化规律缺乏系统认知;
  • 潜在需求:渴望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验证猜想,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

(三)说目标:体现三维目标融合

目标制定需具体、可操作,涵盖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并引用《指南》作为依据,以《神奇的影子》为例:

  • 认知目标: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幕),感知影子大小、形状的变化;
  • 技能目标:尝试用手电筒、玩具等材料进行影子探究,能记录观察结果;
  • 情感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与同伴分享发现。

(四)说准备:注重材料层次性与安全性

准备分为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需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

  • 物质准备
    • 基础材料:手电筒、白色幕布、各种形状的玩具(积木、玩偶);
    • 探究材料:可调节光源强弱的小台灯、半透明与不透明物体(玻璃纸、木板);
    • 记录工具:幼儿绘画记录纸、蜡笔(便于用图画表达发现)。
  •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过影子,玩过“影子游戏”。

(五)说过程:突出“导入-探究-分享-延伸”逻辑

活动过程需环环相扣,体现“做中学”原则,以下是《神奇的影子》的流程设计:

环节 时间 教师行为 幼儿行为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3分钟 播放手影戏视频,提问:“视频里的影子是怎么来的?” 观看视频,自由讨论(“用手挡住光”“灯光照在墙上”等) 通过趣味视频激发兴趣,引出“影子”主题
自主探究 15分钟 提供材料,让幼儿分组用手电筒和玩具制造影子;
引导提问:“影子会变吗?怎么变?”
自由操作,尝试改变玩具与手电筒的距离、角度,观察影子变化;
用图画记录发现
提供充足探究时间,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影子变化的规律
交流分享 7分钟 组织幼儿分享记录结果,引导总结:“影子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展示图画,表达发现(“玩具离灯近,影子大;离灯远,影子小”)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究过程,提升逻辑思维
拓展延伸 5分钟 提供半透明物体,提问:“这些物体的影子会是什么样子?” 尝试用玻璃纸等材料制造影子,观察影子与物体的区别 引发深度探究,感知不同材料对影子的影响

(六)说反思:体现专业成长意识

反思需客观分析活动设计的优势与改进方向,

幼儿园教师说课如何脱颖而出?

  • 优势:活动层次清晰,材料丰富,符合幼儿探究需求;
  • 改进方向:可增加户外环节(如阳光下观察影子),让幼儿感受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的区别。

备考策略与注意事项

  1. 吃透政策文件:研读当地教育局招聘公告、《指南》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说课评分标准(如教学设计占40%、语言表达占20%、幼儿主体性体现占30%等)。
  2. 强化教案设计: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各准备2-3个经典活动教案(如小班语言《好饿的毛毛虫》、大班艺术《有趣的扎染》),确保目标、过程、评价一致。
  3. 模拟实战演练:通过计时说课、录制视频回看等方式,优化语言表达(避免过于书面化,增加互动感),并预设评委可能提问的问题(如“如何应对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

相关问答FAQs

Q1:说课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
A1: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学情分析时关注幼儿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如“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轮廓简单的玩具,降低操作难度”;二是活动设计时多采用游戏化、情境化方式,如“用‘影子捉迷藏’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三是评价环节注重过程性评价,如“鼓励幼儿用图画、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发现,而非强调结果正确性”。

Q2:在答辩环节被问到“活动目标如何体现层次性”时,应如何回答?
A2:需结合具体活动说明目标的递进关系,在大班数学《5的分解》中,认知目标可设计为“初步感知5的4种分法(技能基础)→ 尝试记录分解结果(能力提升)→ 运用分解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拓展)”,体现从“感知”到“应用”的层次性,同时强调“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分层操作材料(如提供数字卡片或实物图片)”。

#幼儿园教师说课创新技巧#说课稿设计亮点突出方法#幼儿园教师说课差异化策略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