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城乡医保是什么?为何要合并?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04 02:56 0 5

城乡医保,全称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由我国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城乡居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乡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广大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健康中国建设。

城乡医保是什么?为何要合并?

城乡医保的前身是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原有的城乡二元医疗保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实现制度整合,打破了城乡身份界限,让城乡居民享受公平的医保待遇。

城乡医保的筹资机制坚持多渠道筹资,实行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筹资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政府补助占筹资总额的大头,且补助标准逐年提高,体现了政府对民生保障的重视,个人缴费部分由城乡居民按年度自愿缴纳,标准与政府补助相衔接,确保基金可持续运行,筹资资金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基金安全。

保障方面,城乡医保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可持续”的方针,重点保障参保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范围包括住院医疗费用和门诊医疗费用,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扩大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住院保障方面,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政策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在起付线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部分,由医保基金按一定比例支付,支付比例根据医疗机构级别、费用类型等因素有所差异,通常级别越高的医院支付比例越低,以引导合理就医,门诊保障方面,普遍建立了普通门诊统筹,参保居民在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可由医保基金按比例支付,并逐步提高年度支付限额,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给予专项保障,减轻患者长期用药负担。

城乡医保的覆盖范围广泛,覆盖了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学生儿童、老年人等,参保方式以家庭为单位整体参保,由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的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织办理,确保应保尽保,参保后,城乡居民可持医保凭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结算,享受医保待遇,医保基金实行市级统筹,部分地区已实现省级统筹,增强了基金共济能力,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城乡医保是什么?为何要合并?

城乡医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显著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据统计,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通过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措施,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善。

城乡医保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地区间筹资水平和待遇差距较大、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为此,国家将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完善筹资机制,提高统筹层次,增强保障公平性,推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提升医疗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相关问答FAQs:

  1. 问: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有什么区别?
    答:主要区别在于参保对象、筹资方式和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医保覆盖非从业居民,以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为主,筹资水平相对较低,保障基础医疗需求;职工医保覆盖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筹资水平较高,保障待遇相对优厚,且设有个人账户,职工医保缴费年限达到规定要求后,退休后可不再缴费享受医保待遇,而城乡居民医保需每年缴费。

    城乡医保是什么?为何要合并?

  2. 问:城乡居民医保中断缴费后,还能补缴吗?待遇如何享受?
    答:城乡居民医保实行年度缴费制度,一般有规定的缴费期限(如每年的9月至12月),次年享受全年待遇,若错过缴费期,部分地区允许在次年规定时间内补缴,但补缴后通常有3个月左右的待遇等待期(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部分地区可能不允许中途补缴或补缴后当年不享受待遇,建议居民按时缴费,确保医保待遇连续享受。

#城乡医保合并原因#城乡医保制度差异#城乡医保并轨意义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