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资源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而“第一资源”这一概念,随着时代变迁被赋予了越来越深刻的内涵,它并非指代传统意义上的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而是特指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具有创造性、能动性和高增值性的核心要素——人才资源,从本质上说,人才资源是其他一切资源的激活者和整合者,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更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理解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战略意义,需要从其独特价值、时代特征及实践路径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人才资源之所以被称为“第一资源”,根本在于其不可替代的创造性价值,与物质资源不同,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够通过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积累,实现从“0到1”的突破,也能推动“从1到N”的规模化应用,在农业文明时代,土地和劳动力是核心资源;工业革命后,资本、设备等物质要素的重要性凸显;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无论是基础研究的突破,还是关键技术的攻关,抑或是新兴产业的培育,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在人工智能领域,算法科学家、数据工程师等人才直接决定了技术迭代的速度和应用场景的广度;在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一款新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周期,可以说,人才资源的丰裕程度和创新活力,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从时代特征来看,人才资源的“第一资源”属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愈发凸显,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加速渗透,全球创新版图深度调整,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各国纷纷将人才战略置于国家发展核心位置,通过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引进政策、搭建创新平台等方式抢占人才高地,美国通过H-1B签证计划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人才,德国推行“蓝卡政策”吸引高技能移民,新加坡通过“国家科技奖学金”培养本土科研后备力量,我国也明确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将人才工作摆在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无论是“揭榜挂帅”“赛马”等科研组织方式的创新,还是“揭榜挂帅”“破四唯”等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本质上都是为了释放人才创新活力,让人才资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其价值实现需要系统性的培养、引进和保障机制,在培养环节,必须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要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要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针对芯片制造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我国多所高校设立集成电路学院,培养设计、制造、封测等全链条人才;职业教育则聚焦“工匠精神”培育,为先进制造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引进环节,要坚持全球视野,既要“筑巢引凤”,通过提供科研经费、生活保障、创业支持等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也要“固巢养凤”,营造尊重人才、包容创新的社会环境,让本土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在保障环节,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注重实际贡献和市场认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激发人才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

人才资源的“第一资源”属性,在区域发展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深圳从“特区速度”到“创新密度”的跨越,还是杭州依托数字经济人才崛起为“新一线”城市,其核心经验都是将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这些城市形成了“人才集聚—创新突破—产业升级—人才再集聚”的良性循环,实践证明,哪里的人才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哪里就能在发展竞争中占据主动,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县域经济而言,虽然面临人才外流的压力,但通过特色产业发展、柔性引才机制、数字化赋能等方式,同样可以实现人才资源的“弯道超车”。
值得注意的是,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并非指个别顶尖人才,而是涵盖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乡村振兴人才等在内的多层次人才队伍,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人才各展其长、协同发力,才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人才资源的开发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培育,不能急功近利,既要“引得进”,更要“用得好”“留得住”,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相关问答FAQs:

-
问:为什么说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不是其他资源?
答:人才资源具有创造性、能动性和高增值性,能够激活和整合其他所有资源,物质资源(如土地、资本)是被动要素,其价值需要通过人的劳动和创新才能实现;而人才通过知识、技能和经验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被称为“第一资源”。 -
问: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
答:要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以全球视野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同时优化本土人才发展环境;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评价“四唯”倾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要强化人才服务保障,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创新创业。
- 上一篇:学位证明是什么?为何需要办理?
- 下一篇:常州社会公开招聘何时开始?
相关推荐
- 11-16 理货员具体负责哪些日常工作?
- 11-16 互保是什么?为何企业要互保?
- 11-16 商调是什么?音乐术语中的商调究竟指什么?
- 11-16 什么证券号最值得关注?
- 11-16 Nike是什么档次?
- 11-16 什么专业考研不考英语?
- 11-16 高模是什么?3D建模中的高模指什么?
- 11-16 什么证书能挂靠?
- 11-16 考警察具体要求有哪些?
- 11-16 百视通究竟是什么?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老板您好!关于查询公司注册信息,我有以下建议供您参考**:,首先您可以访问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网站进行查询,输入公司的全称或部分名称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即可获...
浩渺 回答于11-16
-
**【解答】如何查询个人公司的注册信息?靠谱渠道推荐!🌟:老板您好,想查公司是否真实存在及详细信息的话,您可以尝试以下途径进行检索和核实相关信息🔍:第一...
琴瑟和鸣曲长 回答于11-16
-
**回答:关于查询公司注册信息的方法与建议如下**:您可以通过访问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网站进行查询,输入公司的全称或部分关键字进行搜索即可获取相关信息如公司名称...
风吹麦浪 回答于11-16
-
中境建工是一家在房建和市政领域表现优秀的公司,拥有多个核心项目,这些项目的类型和规模不断扩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清晰明确,公司提供良好...
瀚宇 回答于11-16
-
中境建工在房建和市政领域拥有多样化的核心项目,涵盖多种规模和复杂度的工程,员工职业发展方面表现不错:清晰的晋升体系保证快速晋升空间;完善的培训体系提供职业技能和...
琴瑟情深 回答于11-16
-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