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多晶硅究竟是什么?为何应用广泛?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20 05:07 0 2

多晶硅是半导体和光伏产业的核心基础材料,其化学本质为高纯度的单质硅,由多个硅晶体颗粒通过晶界连接而成,与单晶硅具有单一连续晶格结构的特征形成区别,从制备工艺看,多晶硅的生产主要采用改良西门子法,该工艺以石英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原料,通过电弧炉冶炼冶金级硅(纯度约98%-99%),再经盐酸氯化反应生成三氯氢硅,通过精馏提纯后,在氢气氛围下用硅芯进行化学气相沉积(CVD),最终在还原炉中生长为棒状多晶硅,这一过程中,提纯环节是关键,通过反复的蒸馏和化学反应,可将硅的纯度提升至99.9999999%以上(即“9N”级别),以满足半导体和光伏产业对材料纯度的严苛要求。

多晶硅究竟是什么?为何应用广泛?

多晶硅的结构特性决定了其性能介于单晶硅与无定形硅之间,由于存在多个晶粒和晶界,其载流子迁移率略低于单晶硅,但通过控制晶粒尺寸和晶界密度,仍可优化其光电转换效率,在光伏领域,多晶硅通过铸锭工艺(如定向凝固法)制成多晶硅锭,再切割成硅片,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片,相较于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略低(通常为18%-20%,而单晶硅可达22%-24%),但制造成本更低,且对光照角度的适应性更强,因此在分布式光伏和大型地面电站中仍有广泛应用,随着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等高效电池技术的普及,多晶硅电池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部分先进产线已突破21%的效率瓶颈。

在半导体领域,多晶硅是制造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的重要材料,通过区熔法或直拉法可将多晶硅进一步提纯并制备成单晶硅棒,用于制造芯片的衬底(硅片),多晶硅薄膜还用于集成电路中的互连层、栅电极等结构,其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满足了微电子器件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用多晶硅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12英寸大硅片用高纯多晶硅,其技术壁垒和市场价值日益凸显。

从产业链角度看,多晶硅上游为石英砂、氢气、氯化氢等原材料及能源(电力成本占比约30%-40%),中游为多晶硅的生产加工,下游延伸至光伏组件、半导体制造等应用领域,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多晶硅需求激增,2025年全球多晶硅产量超过120万吨,其中中国产量占比超过85%,在技术进步方面,还原炉大型化(从24对层发展到36层以上)、能耗降低(综合电耗从120kWh/kg降至60kWh/kg以下)、尾气回收利用(氢气回收率超95%)成为行业主要发展方向,同时颗粒硅(通过流化床法生产)因低碳、低成本特性逐渐崭露头角,对传统棒状多晶硅形成补充。

多晶硅究竟是什么?为何应用广泛?

多晶硅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高纯度生产对工艺控制和设备要求极高,核心设备如还原炉、精馏塔等长期依赖进口,制约了部分国家的产业发展;光伏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导致多晶硅价格大幅震荡,例如2022年多晶硅价格一度突破300元/公斤,2025年又回落至80元/公斤左右,企业需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协同来应对市场风险,多晶硅生产的能耗和环保问题也备受关注,虽然改良西门子法已实现闭路循环,但“绿电”使用比例仍需提升,以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展望未来,多晶硅仍将在光伏和半导体领域占据核心地位,在光伏领域,随着N型电池(如TOPCon、HJT)的快速渗透,对多晶硅的少子寿命、氧含量等指标提出更高要求,推动材料向高纯化、高品质方向发展;在半导体领域,随着芯片制程向3nm及以下节点推进,电子级多晶硅的纯度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达到11N甚至12N),多晶硅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如如多晶硅-异质结叠层电池)也将成为技术突破的重要方向,为能源转型和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相关问答FAQs:

多晶硅究竟是什么?为何应用广泛?

  1. 问:多晶硅与单晶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多晶硅由多个硅晶体颗粒组成,存在晶界,制造成本较低,光电转换效率略低(18%-20%),常用于光伏电池;单晶硅具有单一连续晶格结构,载流子迁移率高,效率可达22%-24%,主要用于高端光伏和半导体芯片,但生产成本更高。

  2. 问: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如何降低?
    答:降低多晶硅生产能耗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采用大型还原炉(如36层以上)提升单炉产能;二是优化工艺参数(如反应温度、压力)提高沉积速率;三是加强尾气回收利用(氢气、氯化氢回收率超95%);四是使用“绿电”(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火电,从源头降低碳排放,目前先进企业综合电耗已降至60kWh/kg以下,较早期下降超50%。

#多晶硅是什么材料#多晶硅应用领域#多晶硅为何用途广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