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凌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灾害?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21 03:32 0 2

凌汛,俗称“冰坝”或“冰凌洪水”,是河流在特定条件下因冰凌形成、堆积、堵塞而引发的一种特殊水文现象,它主要发生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流,或某些冬季封冻、春季开河的河段,对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凌汛的形成与河流的水文特性、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成因复杂,危害性大,防治工作也具有独特性。

凌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灾害?

从成因来看,凌汛的发生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河流必须具备结冰和融冰的气候条件,通常发生在冬季封冻和春季解冻的过渡期;二是河流的流向必须存在自南向北或自低纬度向高纬度的特征,导致上下游气温差异显著;三是河道形态上需要有狭窄、弯曲或卡口等易导致冰凌堆积的地段,当冬季气温下降,河流从下游开始封冻,形成冰盖,由于上游纬度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河水可能尚未封冻或冰层较薄,继续携带冰凌向下游流动,当这些冰凌运动到已封冻的河段时,因下游冰盖的阻挡而无法顺利下泄,在河道内堆积、堵塞,形成冰坝,冰坝的形成会抬高上游水位,引发洪水,同时冰坝溃决时又会形成猛烈的洪峰,对下游造成二次冲击,这种“封河早、开河晚”或“流量大、冰厚多”的组合条件,极易加剧凌汛的严重程度。

凌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破坏水利工程设施,冰坝的形成和溃决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可能导致堤防、涵闸、桥梁等建筑物被冲毁或损坏,影响防洪安全和工程寿命,二是淹没农田和村庄,上游水位因冰坝壅高而上涨,可能漫过堤防,淹没沿岸农田、村庄和城镇,造成农作物减产、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三是威胁航运和交通安全,冰凌堆积会阻塞航道,影响船只通行;冰坝溃决时形成的涌浪可能掀翻船只,甚至导致桥梁、码头等设施受损,凌汛还可能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改变河流的水文情势,影响鱼类洄游和栖息地。

历史上,凌汛曾多次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严重灾难,黄河下游是凌汛的高发区,历史上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凌汛发生,给沿岸居民造成了巨大损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凌汛防治工作,通过修建水库、加强河道整治、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凌汛的危害,凌汛防治已从单一的工程措施转向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包括:科学调度水库,在凌汛期合理控制下泄流量,避免因流量突变加剧凌汛;加强冰情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实时掌握冰凌动态,为防汛决策提供依据;组织爆破队对重点河段的冰坝进行人工爆破,疏通河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沿岸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凌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灾害?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凌汛的发生规律和特征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气温升高导致河流封冻时间推迟、开河时间提前,冰层厚度变薄,冰凌量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凌汛的严重程度,但同时,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冬季气温骤降、春季气温波动剧烈等,也可能导致凌汛的不确定性增加,未来的凌汛防治工作需要更加注重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科学研究,完善预警体系,提升应对能力。

相关问答FAQs:

  1. 问:凌汛和普通洪水有什么区别?
    答:凌汛与普通洪水的根本区别在于成因不同,普通洪水主要由暴雨、融雪等径流过大导致,而凌汛是由冰凌堵塞河道、水位壅高引发的特殊洪水,凌汛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冬季或春季),且破坏力往往带有突发性,尤其是冰坝溃决时形成的洪峰,对下游的冲击力更强。

    凌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灾害?

  2. 问:如何有效预防凌汛灾害?
    答:预防凌汛灾害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时监测冰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实施工程防控,如修建水库调节流量、加固堤防、疏浚河道等;三是采取非工程措施,如制定应急预案、组织人工爆破冰坝、开展防灾宣传教育等;四是科学调度水资源,在凌汛期合理控制水库下泄流量,避免因流量变化加剧冰凌堆积。

#凌汛灾害形成机制#凌汛发生原理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