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合同何时生效?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21 08:32 0 1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产生法律约束力的状态,即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违反合同约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合同生效的时间并非一概而论,而是需要根据合同的性质、内容、订立方式以及法律的特殊规定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情形进行分析。

合同何时生效?

一般情形:依法成立的合同,成立时生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这是确定合同生效时间的基本原则,所谓“依法成立”,需满足合同生效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实质要件包括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形式要件则指合同订立的方式符合法律要求,如口头合同、书面合同或电子合同等,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当事人可选择任意形式,在此情形下,合同成立的时间即为生效时间,例如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时,合同即告成立并生效;若采用口头形式达成合意,则当一方接受对方要约并作出承诺时合同成立生效。

附生效条件的合同:条件成就时生效

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附加生效条件,即在合同中约定一定的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合同生效的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和第五百零二条第二款的规定,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合同中的“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不确定事实,当事人以意思表示设定而非法定,且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甲乙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若乙在三个月内通过公务员考试,则本合同生效”,此处“通过公务员考试”即为生效条件,在条件成就前,合同虽已成立但尚未生效,当事人不享有合同权利亦不承担合同义务,但双方均负有不得恶意促成或阻止条件成就的义务,若因一方恶意导致条件不成就的,视为条件成就,合同仍应生效。

附生效期限的合同:期限届至时生效

附生效期限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一定的期限,以该期限的到来作为合同生效的时间节点,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和第五百零二条第三款的规定,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不同,生效期限是必然发生的事实(如具体日期、某一事件的发生),而非不确定的状态,合同中约定“本合同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则无论当事人是否实际履行,只要期限届至,合同即自动生效,在期限届至前,合同处于“成立但未生效”的状态,当事人同样不承担合同义务,但期限利益应受到保护,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撤销期限约定。

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手续完成时生效

某些特殊类型的合同,其生效不仅需要当事人达成合意,还需依法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否则合同不生效,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的,未办理相关手续前,合同不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技术进出口合同等,需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生效;不动产抵押合同,需办理抵押登记后抵押权才设立(合同本身可能在批准或登记前已生效,但物权变动以登记为准),需要注意的是,若因一方原因导致未办理批准手续,但履行了报批义务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可判决对方协助办理批准手续,此时合同可因判决生效而视为补办了批准手续,进而生效。

合同何时生效?

实践性合同:标的物交付时生效

实践性合同是指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其生效时间与标的物交付时间密切相关,根据《民法典》相关条文,如保管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等属于实践性合同,甲向乙借款,双方达成借款合意,但甲实际将款项交付给乙时,合同才生效;若仅签订借款协议但未交付款项,合同对双方不产生约束力,需要注意的是,法律未明确规定为实践性合同的,原则上为诺成性合同,诺成性合同自成立时即生效,无需标的物交付。

合同效力补正的情形

在特殊情况下,合同可能因存在轻微瑕疵而未立即生效,但可通过补正使其生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需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方为有效;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经被代理人追认后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此类合同在追认前处于效力待定状态,经权利人追认后自始生效,若拒绝追认则自始无效。

合同生效时间的确定需结合合同类型、约定内容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既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也确保合同效力符合法律秩序,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应明确约定生效条件、期限或是否需办理批准手续,以避免因生效时间不明确引发纠纷;需确保合同内容合法,避免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而导致合同无效。

相关问答FAQs

Q1: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是一回事
A: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属于事实判断问题,关注的是合同是否存在;合同生效则是指合同产生法律约束力,属于价值判断问题,关注的是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双方签订了一份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合同已经成立(双方签字了),但因内容违法而无效(未生效),一般情况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附生效条件、期限或需办理批准手续的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

合同何时生效?

Q2:如果合同约定了生效条件,但一方恶意阻止条件成就,怎么办?
A: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甲乙约定“若乙在年底前完成销售额1000万则合同生效”,甲为了阻止合同生效,故意拖欠乙的货款,导致乙未完成销售额,甲的行为属于恶意阻止条件成就,应视为条件已成就,合同对甲乙发生法律效力,甲需承担合同义务,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当事人滥用条件约定,维护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生效条件#合同生效要件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