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东吴为何叫东吴?吴有何含义?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21 10:10 0 1

“东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地域政权名称,其含义涵盖了地理方位、政权兴衰、文化特质等多个层面,理解“东吴”需要从历史脉络、地理基础和文化内涵三个维度展开。

东吴为何叫东吴?吴有何含义?

从地理方位来看,“东吴”的核心指向是中国长江下游以南的江南地区,这一区域以长江为天然轴线,以太湖平原为核心,涵盖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在古代中国地理观念中,以中原王朝为中心,江南地区地处东部,且春秋时期该区域属吴国管辖,故称“东吴”,这里的“东”既指方位,也暗含与中原、西蜀等地的地理对比;“吴”则源于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吴国,吴国始建于商末周初,建都于姑苏(今江苏苏州),其势力范围主要就在江南水乡,吴文化也在此孕育发展,成为后世“东吴”的文化根基,秦汉时期,这一区域属会稽郡、丹阳郡等行政区划,但“吴”作为地域名称依然沿用,为“东吴”一词的形成埋下伏笔。

从政权演变来看,“东吴”最直接的含义是指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割据政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孙权继承其兄孙策基业,占据江东六郡(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庐陵、新都),公元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东吴”(以区别于战国时期的吴国及后来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为了区别于其他以“吴”为国号的政权,后世史书常以方位称其为“东吴”,东吴政权以江南为根据地,依托长江天险,向北与曹魏、向西与蜀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疆域最盛时包括今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大部及越南北部,成为江南地区首次大规模开发的政权载体,东吴政权存在期间(229年-280年),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开发,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如与东南亚、罗马的贸易),也奠定了六朝时期江南文化繁荣的基础。“东吴”作为政权名称,不仅是三国鼎立格局的重要一极,更是江南地区从边缘走向核心的历史转折点象征。

从文化特质来看,“东吴”承载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基因,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气候温润,孕育了以“水”为核心的生存智慧和文化形态,东吴文化既有吴地先民“断发文身、以船为马”的海洋开拓精神,也有中原士族南迁带来的儒家礼制与玄学思潮,更有本土“尚巫崇鬼”的民俗信仰,三者融合形成了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文化特质,在文学艺术上,东吴涌现出如张昭、诸葛瑾等文臣,以及曹不兴(绘画)、孙权书法等艺术成就;《三国志》中描述的“舟车楫马,四方凑会”的繁华景象,正是东吴文化活力的体现,这文化特质不仅影响了六朝时期的“建安风骨”“正始之音”,更成为后世江南文化“精致、柔美、创新”的源头,如唐宋以后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其文化基因中仍可见东吴的烙印。

东吴为何叫东吴?吴有何含义?

“东吴”一词在后世还衍生出更广泛的文化符号意义,在文学作品中,东吴常与“英雄”“智谋”关联,如《三国演义》中周瑜的“雄姿英发”、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等故事,使东吴成为智慧与勇气的代名词;在民间信仰中,东吴人物如孙权、甘宁等被神化,成为江南地区庙宇供奉的对象;在地理名称上,苏州至今仍有“吴中”“吴江”等以“吴”为名的区划,延续了东吴的地域记忆,可以说,“东吴”早已超越了一个历史政权的范畴,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符号和精神标识。

“东吴”一词以地理方位为基,以政权兴衰为脉,以文化特质为魂,既指代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域,也特指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更承载了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它既是江南地区从蛮荒走向繁荣的见证,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地域文明发展的典型代表,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至今仍是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FAQs

东吴为何叫东吴?吴有何含义?

问:东吴和西吴有什么区别?
答:“东吴”与“西吴”主要是基于地理方位和历史时期的区分,东吴通常指三国时期孙权在江南建立的政权(229年-280年),都城最初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后迁至建业(今江苏南京),核心疆域在长江中下游以南;而“西吴”一般元朝末期张士诚在江南地区建立的政权(1354年-1367年),都城在平江(今江苏苏州),因位于东吴(孙吴)故地的西部,且与朱元璋建立的“西吴”(1363年-1367年,都应天,即今南京)概念重合,故称“西吴”,从历史影响力看,东吴(孙吴)是三国鼎立的重要一极,对江南开发和文化贡献巨大;西吴(张士诚或朱元璋)则更多是元末割据政权,存在时间较短,影响力相对有限。“西吴”有时也泛指历史上位于吴地西部的小政权或区域,但远不如“东吴”常用。

问:东吴的首都为什么从迁到建业(今南京)?
答:东吴的首都从武昌迁至建业(今南京),是孙权基于战略安全、经济基础和地理环境综合考量的结果,武昌位于长江中游,虽易控荆襄,但距离江南核心区较远,且受曹魏军事威胁较大(如222年夷陵之战后,曹魏曾大举进攻武昌);而建业地处长江下游,背靠江南富庶的农业区(太湖平原、宁绍平原),物资供应充足,且“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易守难攻,战略安全性更高,江南地区经孙策、孙权数十年经营,已形成稳固的统治基础,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建业作为江南门户,便于控制政权核心区域,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后,同年即迁都建业,直至东吴灭亡,建业始终是其政治中心,这一决策也奠定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地位。

#东吴名称由来#吴的含义 历史#东吴国名含义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