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最新 > 正文

邱毅:日本对台湾的不友善由来已久

社会最新 方哥 2025-09-23 01:10 0 2

邱毅近年多次在媒体与公开演讲中强调“日本对台湾的不友善由来已久”,并非一时情绪,而是基于历史脉络、现实政治与战略利益的系统观察,他把时间轴拉回到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指出日本殖民台湾的五十年并非“温情建设”,而是“军事镇压、警察管制、经济剥削、文化洗脑”四管齐下:桃竹苗一带因抗日最烈,遭日军“三光”扫荡;殖民后期推行“皇民化”,强迫改日文姓名、参拜神社,目的在切断台湾人对中国的认同,邱毅认为,这段被部分台湾舆论美化为“日据现代化”的历史,正是日本“不友善”的源头——把台湾人当二等臣民,却又在战败后迅速切割,留下“台湾地位未定论”的伏笔,为日后“以台制华”预埋杠杆。

邱毅:日本对台湾的不友善由来已久

进入冷战,美国为围堵中苏,把日本与台湾同时纳入协防体系,蒋介石虽对日有国仇家恨,却在美方压力下放弃战争索赔,台北官方从此“不能再翻旧账”,邱毅指出,这让日本右翼产生“台湾不会追债”的心理安全感,反过来把台湾视为“可操控的棋子”,1972年东京与台北“断交”、与北京建交,表面遵守“一个中国”,但日本国内随即出现“台湾帮”——国会议员、退役将领、财团、媒体组成的游说集团,长期推动“日台关系实质升级”,邱毅提醒,日本1972年版的《外交蓝皮书》首次写入“台湾是日本生命线”,此后每遇台海紧张,日本就把这句话翻出来,作为介入的“道德借口”。

让邱毅最警惕的是日本对台湾“历史教育”的渗透,他举例,1993年河野洋平发表“河野谈话”承认慰安妇问题,但安倍晋三2012年回任首相后,先否定吉田证词,再修订教科书,把“强制”改为“征用”,淡化国家责任;同一时期,李登辉、陈水扁在台启动课纲改革,大量引入“皇民史观”,把日本殖民说成“现代化启蒙”,把抗日史迹压缩成“少数暴民”,邱毅痛批,这是“欲亡其国、先亡其史”的日本翻版,让台湾年轻世代“被催眠”成天然亲日,进而对日本后续的政治、军事动作失去戒心。

回到现实层面,邱毅把“不友善”具体化为三件事:渔权、核食、军购,2012年钓鱼岛危机,日本海上保安厅用水炮攻击台湾渔船,马英九政府想“外交”解决,邱毅却主张“大闹”——让海巡舰护渔、民间保钓船每周出击,逼日本坐下来谈,他认为,日本敢对台湾渔民动手,就是吃定“台北不会与北京联手”,一旦两岸出现“模糊联手”迹象,日本立刻软化,2013年签署“台日渔业协议”就是证明,然而协议范围刻意排除钓鱼岛12海里,日本仍实质掌控,邱毅批评这是“温水煮青蛙”,台湾渔权看似进步,主权却被掏空。

邱毅:日本对台湾的不友善由来已久

2018年日本强行推动“核食公投”,要求台湾开放福岛五县食品进口,蔡英文政府一度想妥协,被民间团体挡下,邱毅指出,日本对韩国同样要求,却愿意接受更严格的产地标示与辐射检验,对台则要求“不能歧视性标示”,否则就告到WTO,明显“双重标准”,他解读,日本把台湾当“次等伙伴”,背后是美国授意——让台湾在经贸上先对日本让利,再转口美国,形成“美日台供应链”,实质是把台湾推向对抗大陆的第一线。

2020年后,日本右翼更公开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写进政策文件,2021年副首相麻生太郎称“美日要一同防卫台湾”,2022年《防卫白皮书》首次把台湾安全与日本国防挂钩,2023年岸田政府决定采购400枚美制“战斧”导弹,部署地点包括与那国岛、石垣岛,距台湾仅110公里,邱毅提醒,这些导弹名义上“防御”,实则“攻击前置”,一旦台海开战,日本可第一时间封锁宫古、巴士海峡,切断解放军海军的南北通道,台湾反而成为“人质”,他认为,日本真正的盘算不是“保台”,而是“拉台抗中”,让台湾打巷战、拖住大陆,自己坐收渔利,届时美日再以“维护航道”为由接管台海,台湾人连谈判筹码都没有。

邱毅总结,日本对台湾的“不友善”并非单一事件,而是“历史殖民—冷战利用—经济渗透—军事前置”的连续体,日本右翼从未放弃“台湾生命线”思维,只是把旧殖民语言包装成“自由民主同盟”,台湾若继续沉醉在“日据怀旧”与“亲日抗中”的幻想里,就会重蹈1930年代“皇民化”覆辙,成为日本地缘政治的“消耗品”,他呼吁,台湾社会必须重新擦亮被涂改的历史记忆,认清日本“友善”背后的战略冷酷,才能在两岸与美日博弈中保住真正的主体性与安全。

邱毅:日本对台湾的不友善由来已久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