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矗立在长江入海口的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以其璀璨的都市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繁忙的国际港口闻名于世,许多初到上海的人,甚至一些生活多年的本地居民,都会产生一个有趣的疑问:为什么这座以“海”为名的城市,却鲜见大海的踪影?要解开这个谜题,需要从地理变迁、历史命名、城市发展以及行政区划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究。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上海的“海”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的天然属性,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依长江入海口,这片土地的形成,本身就是一部与大海“相爱相杀”的史诗,数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不断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逐渐形成了这片广袤而低平的冲积平原,上海的“海”,首先是指其濒临的东海和杭州湾,是其地理坐标的东界,正是这种“依海而生”的特性,也导致了海岸线的不断东移,古代的上海县,其范围远比今天的上海市要小,海岸线就在今天的外滩、人民广场一带,随着长江泥沙的持续堆积,陆地不断向东海延伸,原来的海滨之地逐渐变成了繁华的内陆市区,我们熟知的陆家嘴、外滩等地,在几百年前还是江海交汇处的滩涂,这种地理上的变迁,使得“上海”的“海”在空间上具有了历史相对性,古代的“海滨”变成了现代的“城中心”。
历史命名层面,“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也与“海”密切相关,但并非直接指代眼前的海景,据史料记载,上海最早见于北宋文献,当时位于松江(今苏州河)支流“上海浦”的西岸,所谓“上海浦”,是相对于下游的“下海浦”而言的,是两条通往大海的浦(河流)的名称,上海最初作为一个渔村和港口,因位于“上海浦”之西而得名“上海镇”,到了元代,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其名称便沿用至今,由此可见,“上海”的“海”字,最初是指其作为长江入海口附近的一个滨海聚落,是通往大海的门户和渡口,而非特指某一片具体的海景,它是一个基于地理方位和交通功能的命名,强调的是其与海洋的连接性和作为江海门户的重要性,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逐渐从一个滨海小镇演变为国际大都市,但其名称中的“海”字,更多的是承载了其历史记忆和地理基因,而非直观的视觉呈现。
行政区划的调整进一步模糊了“上海”与“海”的直接联系,今天的上海市行政区划总面积约634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621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121平方公里,虽然上海东临东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这些海岸线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奉贤、金山、崇明等远郊区县,著名的浦东国际机场就建在原海滩之上,而南汇新城、金山城市沙滩等也是近年来开发的海滨旅游区域,城市的核心区域,如黄浦、静安、徐汇、长宁、虹口等区,距离海岸线都有相当远的距离,最近的也要数十公里,这种“核心区在内陆,海岸线在远郊”的格局,使得大多数市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与海洋景观相去甚远,城市的发展重心长期以来集中在长江和苏州河沿岸的内陆区域,形成了以浦西为传统中心、浦东为新兴中心的“双核”结构,而广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则长期作为农业、渔业和工业基地,其海滨景观的开发和利用相对滞后。
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遮挡”了大海的视线,上海的地势极为低平,平均海拔仅约4米,缺乏自然形成的山丘作为观景平台,虽然近年来建成了诸如东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厦等超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登高望海的可能,但这些地标主要集中在陆家嘴地区,视野也多局限于黄浦江和长江口的宽阔江面,而非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城市密集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和庞大的建成区面积,形成了一道“城市屏障”,使得从内陆区域难以直接感受到海洋的气息,只有在天气晴好时,站在浦东的高楼顶端,才能依稀看到长江口远处海天相接的景象。

从文化心理和城市认同的角度来看,“上海”的“海”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意义,而非具象的景观,上海自开埠以来,便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这种文化融合了江南水乡的温婉与近代西方的时尚,充满了活力与创新精神。“海纳百川”的特质,使得上海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熔炉,这里的“海”,象征着开放、包容、进取和多元,是一种城市精神的象征,正如人们常说“上海是中国的窗口”,这个“窗口”面向的正是世界这个“大海”。“上海”的“海”字,已经超越了其地理本义,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图腾,代表着这座城市与世界的紧密联系和面向未来的广阔胸怀。
上海之所以没有直观的“海”,是地理变迁、历史命名、行政区划和城市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海”字源于古代滨海的地理位置和作为江海门户的交通功能,随着泥沙淤积和城市扩张,海岸线不断东移,核心区与海洋的距离逐渐拉大,行政区划的划分使得海滨景观主要集中在远郊,而城市的密集建设也使得内陆区域难以直接观海,这并不妨碍“海”成为上海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的起源、其面向世界的开放胸怀以及与海洋永恒的连接,当我们漫步在上海的外滩,感受黄浦江的脉搏,或是在陆家嘴的摩天大楼间远眺长江口的浩荡,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来自海洋的深邃与力量,这便是“上海”之“海”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关问答FAQs:
上海既然没有海,为什么会有“外滩”这样的名字?外滩和海有关系吗?

解答:“外滩”这个名字确实与“海”有着间接的联系,但这里的“滩”指的是江滩而非海滩,上海开埠前,黄浦江沿岸(尤其是今外滩一带)是长江口和黄浦江交汇处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江滩地,当时,相对于上海县城内的“里滩”(今城隍庙、十六铺一带沿江区域),这片位于县城之外的滩地被称为“外滩”,随着上海开埠,外滩逐渐发展成为外国领事馆、银行、商行云集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其名称便沿用至今。“外滩”的“滩”最初是指滨江的淤积滩地,其形成与江海交汇的泥沙沉积有关,但并非直接面向大海的海滩,如今的外滩,是黄浦江西岸的城市景观带,其核心景观是黄浦江本身以及江对岸的陆家嘴,而非东海。
上海市民如果想看海,需要去哪里?有哪些比较方便的观海或海滨休闲去处?
解答:对于上海市民而言,想要真正体验大海的风光,需要前往上海市的远郊区县,目前比较成熟和方便的海滨休闲去处主要有以下几个:
- 金山城市沙滩:位于金山区,距离市中心约60公里,是上海开发较早的城市沙滩之一,沙质较好,配套设施完善,适合游泳、沙滩排球等休闲活动。
- 奉贤碧海金沙:位于奉贤区,距离市中心约50公里,拥有宽阔的人工沙滩和清澈的海水,是夏日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 浦东东滩:位于崇明岛东端,是长江入海口处的大片湿地,虽然主要是湿地景观,但站在东滩的观潮台上,可以远眺东海的壮阔景色,是观鸟和看日出的胜地。
- 南汇新城海滩:位于浦东新区南汇新城,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海滨区域,拥有较长的新海岸线,环境相对原生态,适合散步和欣赏海景。 这些地方大多可以通过地铁换乘公交或自驾的方式到达,其中金山城市沙滩和奉贤碧海金沙交通相对便利,适合周末短途游。
#上海不临海的原因#上海地理位置为什么不靠海#上海为何没有海岸线
- 上一篇:龙岩学院专业有哪些?
- 下一篇:夷陵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何时开始?
相关推荐
- 11-08 决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 11-08 银行备考要准备哪些关键内容?
- 11-08 新媒体专业学什么?就业方向有哪些?
- 11-08 事业单位职业具体指哪些岗位?
- 11-08 家政服务员是什么职业?
- 11-08 财务管理考什么证书最实用?
- 11-08 数字化产品到底是什么?
- 11-08 五险两金具体包含哪几项?
- 11-08 双百工程是什么?具体指什么?
- 11-08 产品交互究竟指什么?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回答】老板您好!关于企业年检查询,您可以通过登录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来查看合作公司的资质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进入官方网站(网址为www.gsxtcnc...
昊天 回答于11-08
-
【回答】老板好!查询企业年检及合作公司资质,推荐您登录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公司名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关键信息进行检索即可查看相关信息如营业执照、行政许可...
风吟月 回答于11-08
-
**老板解答:关于企业年检查询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要查合作公司的资质是否正常的话,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旗下的全国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这是...
悲伤 回答于11-08
-
信用山东查询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注册账号并登录平台,在首页点击企业信息查询,可以直接搜索要查的企业名称并选择其对应的省份进行查询;也可通过其他入口如行业分类等进入...
李亚 回答于11-08
-
当然,怎么用信用山东查询”,具体步骤如下:首页有注册入口,点击进行企业或个人账号的创建与登录;进入后选择搜索栏输入想要了解的企业名称或其他关键词信息开始检索即...
幽远 回答于11-08
-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