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钶是什么元素?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06 00:57 0 3

“钶”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具有特定科学含义的汉字,其核心指向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铌”(Nb),要全面理解“钶”的含义,需从汉字起源、化学术语演变、实际应用及文化关联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钶是什么元素?

汉字本义与早期用法

从构词法看,“钶”属形声字,左“钅”为形旁,表示与金属相关;右“阿”为声旁,提供发音线索,在古代汉语中,“钶”并非独立成义的常用字,其出现多与金属矿物描述相关,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提及“钶石”,指代一种产于广西、云南的银白色矿石,实为含铌、钽的复杂矿物,这种用法反映了古人对未知金属的朴素认知,将外观类似银、硬度较高的矿石统称为“钶”,但尚未形成明确的化学元素概念。

化学术语的演变与标准化

19世纪初,随着近代化学的传入,西方元素名称的汉译成为重要课题。“钶”作为化学术语的确立,与德国化学家海因里希·罗斯(Heinrich Rose)的研究密切相关,1844年,罗斯在研究哥伦比亚河的矿石时,发现一种被误认为是“钽”的新元素,命名为“Niobium”(源自希腊神话中宁芙女神Niobe的名字),同期,英国化学家查尔斯·哈切特(Charles Hatchett)于1801年已发现该元素并命名为“Columbium”(纪念哥伦比亚美洲),但因当时技术限制,两者的同一性未被证实。

20世纪初,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统一元素命名,以“Niobium”作为正式名称,符号定为“Nb”,而中文译名方面,早期化学家徐寿在翻译《化学鉴原》时,将“Niobium”译为“铌”,取“尼”之音,兼顾“金”旁以示金属属性,而早期文献中对“Columbium”的译法“钶”则逐渐被规范为“铌”所取代,但需注意,在部分早期文献或非专业语境中,“钶”仍作为“铌”的异体字或旧称使用,导致现代读者对二者关系产生混淆,1930年代的中国化学教材中,常标注“铌(Nb,旧称钶)”,体现了术语过渡的历史痕迹。

钶(铌)的物理化学性质

作为元素周期表第5周期VB族元素,铌(原子序数41)是一种灰白色、有光泽的难熔金属,其熔点高达2477℃,仅次于钨、钼、钽,是熔点最高的金属之一;密度8.57 g/cm³,硬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加工性能,在化学性质上,铌的电子排布为[Kr]4d⁴5s¹,价电子层活跃,易形成+5价化合物,如五氧化二铌(Nb₂O₅)、氯化铌(NbCl₅)等,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甚至能抵抗王水和氢氟酸的侵蚀,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化工设备制造的理想材料。

钶是什么元素?

工业应用与科技价值

铌(钶)的优异性能使其在高端工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钢铁工业是铌的最大消费领域,添加微量铌(通常0.01%-0.05%)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焊接性能,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管道、汽车车身和高层建筑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铌基合金因耐高温、抗蠕变特性,被制造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和火箭喷嘴;超导材料中,铌钛(Nb-Ti)合金和铌三锡(Nb₃Sn)是应用最广泛的实用超导材料,用于核磁共振成像仪、粒子加速器等尖端设备,铌的氧化物可用于制造电容器、光学玻璃,其碳化物则作为硬质合金添加剂,提升刀具耐磨性。

资源分布与开采现状

全球铌资源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巴西(占全球储量约90%)、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巴西的阿拉夏(Araxa)矿床是全球最大的铌-磷共生矿,其铌矿储量以烧绿石((Na,Ca)₂Nb₂O₆(OH,F))形式存在,中国铌资源储量较少,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矿、江西宜春钽铌矿,但品位较低,开发成本较高,全球铌产量约7万吨/年,巴西矿业公司CBMM(巴西矿冶公司)和加拿大Niobec公司主导市场,中国需依赖进口满足高端需求。

文化关联与延伸解读

除科学含义外,“钶”在文化语境中偶有特殊指代,在古代星占文献中,“钶星”曾被用来描述某颗亮度不定的恒星,现代天文学证实其为鲸鱼座τ星,属于不规则变星,这种用法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记录,与化学元素含义无关。“钶”字在现代网络语言中因谐音“坷”(坎坷),被少数网友用于自嘲人生曲折,但属于非规范用法,不具备语言学价值。

常见误区辨析

  1. “钶”与“钽”的区别:二者均为难熔金属,符号分别为Nb、Ta,原子序数41和73,因化学性质相似(常共生共存),早期易被混淆,广西平果的“钶矿”实为铌钽矿,需通过溶剂萃取分离。
  2. “钶”是否为生造字:部分观点认为“钶”是近代化学翻译的生造字,实则不然,明代药典已有“钶石”记载,只是其含义与现代化学元素不同,属于一词多义的历史演变。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元素铌的旧称“钶”现在很少使用?
A1:这源于化学术语的标准化进程,20世纪初,IUPAC统一以“Niobium”为元素名,徐寿等化学家将其译为“铌”并推广,而“钶”作为早期“Columbium”的译名,因“铌”的发音更贴近国际音标且符合汉字命名规范,逐渐取代“钶”。“钶”在古代文献中已有其他含义,为避免歧义,现代化学体系统一采用“铌”,“钶”仅作为历史术语保留。

钶是什么元素?

Q2: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可能含有铌(钶)?
A2:银因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常存在于高端工业制品中,普通消费者较少直接接触,但间接应用广泛:①钢笔笔尖:部分高端笔尖的铱粒含铌合金,增强耐磨性;②智能手机:屏幕玻璃中的氧化铌可提升折射率和化学稳定性;③医疗器械:核磁共振仪的超导磁体由铌钛合金制成;④珠宝首饰:部分钛合金首饰添加铌以改善色泽和抗过敏性能,日常若见到灰白色、轻巧且不易生锈的金属部件,可能含微量铌。

#钶元素性质#钶元素用途#钶元素发现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