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出纳是做什么的?核心职责有哪些?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13 22:21 0 2

出纳,从字面上理解,“出”即支出,“纳”即收入,合起来就是指负责企业或单位资金收入与支出的管理工作,它是财务工作中最基础、最直接的岗位之一,连接着单位与外部经济活动,也连接着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金往来,是财务体系中的“第一道关卡”和“资金关口”,出纳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高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业务能力,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出纳是做什么的?核心职责有哪些?

出纳的核心职责:资金的“守门人”与“记录员”

出纳的核心职责围绕“钱”展开,具体包括现金收付、银行结算、登记账簿、保管票据及印章等,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流程。

现金收付管理,这是出纳最日常的工作,包括收到现金时,要当面点清金额,检查钞票的真伪,确认无误后开具收据或发票,并将现金存入保险柜;支付现金时,需严格按照审批流程审核付款凭证(如领导签字的报销单、付款申请单等),确认手续齐全、金额准确后,再支付现金并要求收款人签字确认,每日工作结束前,出纳必须盘点库存现金,确保实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一致,这称为“日清月结”,是出纳工作的基本要求。

银行结算业务,现代经济活动中,大部分资金通过银行进行结算,出纳需要熟练掌握各种银行结算方式,如支票、汇票、本票、网上银行、电子承兑汇票等,具体工作包括:到银行开设、维护账户,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托收承付等业务;及时取得银行回单,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通常是每月)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确保账实相符,这项工作要求出纳熟悉银行的操作流程和相关规定,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资金延误或损失。

登记账簿,出纳需要设置并登记两本核心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这两本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做到日清月结、账实相符,登记时,要注明日期、凭证字号、对方科目、收入和支出金额及结存余额,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都有据可查,这些账簿是后续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数据来源,其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财务工作的质量。

保管票据及印章,出纳需要负责保管单位的支票、发票、收据等重要空白票据,以及单位财务专用章、法人章(有时还包括发票专用章)等印章,票据和印章是单位资金流动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必须严格管理:票据的购买、领用、注销要建立登记簿,做到数量、号码清晰可查;印章的使用必须经过审批,并由专人(通常是出纳或会计负责人)监印,严禁违规外借或私自使用,出纳还需要负责保管有价证券(如债券、股票等)及其他贵重物品,确保其安全完整。

出纳工作的特点:细致、严谨、高要求

出纳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出纳人员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和能力。

一是工作的“中介性”,出纳处于单位资金活动的最前端,既是单位与外部经济主体(如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部门等)资金往来的桥梁,也是单位内部各部门资金需求的“执行者”,每一笔资金的流入流出,都需要出纳经手,因此出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单位的对外形象和内部协作。

二是责任的“重大性”,出纳直接管理单位的“钱袋子”,资金的收付是否准确、及时,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资金安全和正常运营,支付货款时多付一分钱,可能导致单位资金损失;收到款项时少记一分钱,可能导致收入流失,这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特性,要求出纳必须具备极强的责任心,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出纳是做什么的?核心职责有哪些?

三是业务的“专业性”,虽然出纳工作基础,但涉及大量财务制度和法规知识,如《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出纳需要熟悉这些法规,确保资金活动合法合规;还要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办公软(尤其是Excel)的操作技能,以及点钞机、支票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

四是操作的“重复性”,出纳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资金收付、账目登记等事务性工作,内容相对固定,流程重复性较高,这种重复性容易让人产生麻痹思想,因此出纳更需要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保持严谨,避免因“习惯性操作”而出错。

出纳与会计的关系:分工协作,相辅相成

在财务工作中,出纳和会计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岗位,出纳管“钱”,会计管“账”,两者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共同构成单位财务管理的完整体系。

从职责分工看,出纳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和保管,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属于“出纳核算”;而会计则负责对单位所有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包括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等,属于“会计核算”,出纳的日记账是会计登记总账的依据之一,会计的记账凭证又是出纳收付款项的依据。

从内部控制角度看,出纳和会计必须实行“钱账分管”原则,即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这种分离是为了形成内部牵制,防止舞弊行为:出纳经手现金收支,会计通过审核凭证和登记账目来监督资金流向;会计负责编制报表,出纳通过提供资金数据来配合报表编制,两者相互核对、相互验证,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出纳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要做好出纳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业务技能,更需要优秀的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出纳岗位直接与金钱打交道,廉洁自律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出纳必须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不挪用、不侵占单位资金,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要有保密意识,不得泄露单位的财务信息和资金状况。

专业能力,包括熟练的点钞技能、准确的计算能力、规范的票据填写能力、熟练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以及对财务法规和银行结算流程的熟悉程度,出纳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能够识别常见的财务风险(如假钞、诈骗票据等),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出纳是做什么的?核心职责有哪些?

心理素质,出纳工作压力大,既要保证资金绝对安全,又要提高工作效率,面对日常的重复性工作和偶尔的突发情况(如紧急付款、银行系统故障等),需要保持冷静、耐心和细心,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工作失误。

沟通能力,出纳需要与单位内部各部门(如业务部门、采购部门)对接收款付款事宜,也需要与外部单位(如银行、客户、税务局)沟通协调,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解和纠纷。

出纳是单位财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它不仅是资金流动的“执行者”,也是财务信息传递的“第一环节”,一名优秀的出纳,通过严谨细致的工作,能够为单位资金安全保驾护航,为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虽然工作平凡,但责任重大,只有真正理解出纳工作的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出纳和会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解答:出纳和会计是财务岗位的两个核心角色,主要区别在于职责分工和工作重点不同,出纳主要负责“钱”的实际收付和管理,具体包括现金收付、银行结算、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票据和印章等,属于资金流出的直接执行环节,强调“实务操作”,而会计则负责“账”的全面核算,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成本核算、编制财务报表、税务申报等,属于财务信息的记录和反映环节,强调“核算与监督”,两者在内部控制中相互制约,实行“钱账分管”,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账目登记工作,以确保资金安全和财务信息真实。

问题2:出纳工作需要避免哪些常见错误?
解答:出纳工作涉及资金安全,需特别注意避免以下常见错误:一是“日清月结”不到位,每日未盘点库存现金或未核对银行流水,导致账实不符;二是审核凭证不严,对未经审批、手续不全或虚假的付款单据予以支付,造成资金损失;三是登记账目时出现漏记、错记、重记,或摘要不清、科目使用错误,影响后续会计核算;四是票据和印章管理不当,如空白票据保管不善、印章使用未经审批,存在资金被盗用或伪造票据的风险;五是银行结算操作失误,如填写错误的收款账户信息、未及时取回银行回单导致对账延迟,或未能识别假钞、诈骗票据等,为避免这些错误,出纳需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持细心和耐心,定期自查,并加强与会计的核对监督。

#出纳核心职责有哪些#出纳日常工作内容#出纳岗位主要工作是什么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