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聘公告 > 正文

公开招聘有编制,具体岗位有哪些?

招聘公告 方哥 2025-11-15 12:54 0 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公开招聘有编制岗位依然是各地吸纳人才的重要渠道,尤其在教育、医疗、科研、公共服务等领域,编制岗位因其稳定性、保障性和职业发展优势,成为许多求职者的首选,以下结合近期各地发布的招聘公告,对最新有编制招聘信息进行综合梳理,涵盖招聘单位、岗位类型、报考条件及流程等关键内容,为求职者提供参考。

公开招聘有编制,具体岗位有哪些?

教育领域编制招聘动态

教育系统是编制招聘的“主力军”,近期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及高校陆续发布招聘计划,北京市教委下属多区县2025年第三批次教师招聘中,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1200余人,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应学科教师资格证,部分岗位面向应届毕业生定向招聘,部分岗位要求具有3年以上教学经验,招聘流程包括网上报名、笔试(教育综合知识+学科专业知识)、面试(试讲+结构化问答)及体检考察。

上海市则聚焦学前教育短板,在嘉定、松江等区推出幼儿园教师专项招聘,计划招录300人,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优先录取持有蒙台梭利、华德福等国际教育认证的求职者,招聘强调“技能+素养”考核,除笔试外,增设弹唱、舞蹈、手工等技能测试环节。

高校方面,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新型研究型高校近期发布科研及行政岗位招聘公告,招聘实验室技术员、科研助理、行政专员等编制内岗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部分科研岗位要求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高水平论文发表成果,薪酬待遇采用“基本工资+绩效+科研奖励”模式,竞争力较强。

医疗卫生系统编制扩招

医疗领域受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求推动,编制招聘规模持续扩大,广东省卫健委直属多家三甲医院2025年下半年招聘公告显示,计划招录临床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800余人,其中急诊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紧缺岗位放宽至本科学历,要求具有相应执业资格,且规培证或合格证明为必备条件,招聘流程实行“笔试+专业技能操作+面试”综合考核,重点考察临床应变能力和职业素养。

公开招聘有编制,具体岗位有哪些?

中西部地区同样加大医疗人才引进力度,贵州省卫健委联合省内10个市州推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招聘,计划招录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护人员1500人,面向县域内及周边省份生源,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专业,部分岗位对“定向培养乡村医生”毕业生实行定向招聘,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享受基层医护人员专项补贴。

科研与公共服务领域岗位释放

科研院所及事业单位编制岗位多集中在专业技术和管理领域,中国科学院某分院2025年度招聘公告显示,计划招录科研助理、实验技术员、财务专员等编制内岗位120人,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理工科岗位优先录取具有项目参与经验者,管理岗位需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和组织协调能力,招聘采用“初审+学术评审+综合面试”方式,通过者可直接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

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各地政务服务管理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陆续发布编制招聘计划,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等岗位30人,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工程造价工程师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熟悉政府采购流程,招聘流程包括在线报名、资格复审、专业技能测试及背景调查。

报考注意事项与趋势分析

从最新招聘要求来看,有编制岗位呈现三大趋势:一是“高学历、专业化”导向明显,科研、医疗等领域硕士及以上学历岗位占比超60%,部分重点岗位要求博士学历;二是“基层导向”强化,教育、医疗等领域向县域及偏远地区倾斜,提供安家补贴、住房保障等优惠政策;三是“能力优先”考核突出,除笔试外,面试环节更注重岗位匹配度、实操能力和职业潜力。

公开招聘有编制,具体岗位有哪些?

求职者需关注各地“人事考试网”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发布的官方公告,仔细核对报考条件,避免因学历、专业、户籍等限制错失机会,编制招聘竞争激烈,建议提前3-6个月进行系统备考,重点关注政策理论、专业知识及面试技巧,部分岗位还可结合“基层服务项目”“定向招聘”等政策降低竞争压力。

相关问答FAQs

Q1:有编制岗位的“编制”具体指什么?与合同制有何区别?
A:有编制岗位指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人员,其人事关系由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享受“事业编制”身份,具有稳定性高、福利保障完善(如五险一金按全额比例缴纳、职业年金、退休待遇优厚等)特点,合同制岗位则为劳务派遣或单位直接聘用,属于编外人员,福利待遇、晋升空间与编制内存在差异,且单位可根据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关系,简单说,编制是“铁饭碗”,合同制是“岗位聘用”,前者身份更稳定,保障更全面。

Q2:非应届毕业生报考有编制岗位是否有年龄限制?如何提高竞争力?
A:多数有编制岗位对应届毕业生年龄要求为30周岁以下,非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岗位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部分高学历岗位(如博士)或特殊岗位(如医疗、科研)可放宽至40周岁,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在于“精准匹配”:一是仔细研读岗位要求,针对性提升专业技能(如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与相关项目实践);二是关注“基层服务”“定向招聘”等政策渠道,部分岗位对“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服务期满人员实行定向招录,竞争压力较小;三是提前准备笔试面试,笔试注重基础知识和政策点积累,面试可通过模拟演练提升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关注岗位单位的核心职能和近期工作重点,展现岗位匹配度。

#公开招聘编制岗位有哪些#有编制的公开招聘岗位类型#事业编制公开招聘岗位一览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