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二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哲学思想与人文情怀,其意义远超字面本身的简单组合,而是融合了自然、生命、修养与境界的多重维度,从字源学角度拆解,“颐”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顄也,从页,臣声”,本义指下巴,后引申为“养”的含义,如《周易》第六十四卦为“颐卦”,象征“颐养”,强调通过自养、正养来滋养身心,正如卦辞所言“贞吉,观颐,自求口实”,意为遵循正道才能吉祥,观察万物颐养之道,当以自身努力获取滋养。“和”字则从“禾”从“口”,本义指和谐、调和,《广雅》释为“和,谐也”,《礼记·中庸》有“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二者结合,“颐和”便构成了“以和养颐”的深层逻辑——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生命的滋养与升华,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皇家园林的命名中,更折射出中国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终极思考。

“颐和”的核心要义在于“养”与“和”的辩证统一。“颐”之养,并非单纯的物质满足,而是涵盖身心、道德、精神的多维滋养,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修养视为根本,而“颐”正是修养的起点:养身需顺应四时,如《黄帝内经》强调“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养心需持中守正,如《论语》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养德需积善成德,如《周易·坤卦》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种“养”不是消极的休养,而是主动的、有节制的生命实践,正如颐卦象辞所言“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提醒人们通过言行有度、饮食有节来涵养德性。“和”之谐,则是“颐”的环境与保障,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如“天人合一”思想中人与四季、阴阳的共生;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和而不同”的处世智慧;更包括人内心的和谐,即情绪平和、心态中正,唯有在“和”的状态下,“颐”才能避免过度或偏颇,实现真正的滋养——若只讲“养”而无“和”,则易陷入纵欲;若只求“和”而无“养”,则失却生命活力,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指向“生生不息”的生命境界。
这一理念在皇家园林“颐和园”的命名与营造中得到了极致体现,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重建时改名为“颐和园”,其名取自“颐养冲和”之意,寄托了帝王对“休养生息、治国安邦”的追求,从园林布局看,颐和园处处体现着“以和养颐”的智慧:昆明湖象征“天”,万寿山象征“山”,山水相依,模拟“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为“颐”提供了和谐的环境;长廊彩绘绘有山水、花鸟、历史故事,既供人观赏养目,又寓教于乐,实现“养心”;佛香阁位于万寿山之巅,登高可俯瞰全园,象征“居高思危、持中守和”的治国理念;而“乐寿堂”作为慈禧太后的寝宫,其名取自《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强调通过心境平和与亲近自然来颐养天年,园中的每一处景观,从“仁寿殿”的“仁者寿”到“谐趣园”的“谐趣”,从“石舫”的“坚不可摧”到“十七孔桥”的“沟通阴阳”,都暗合着“养”与“和”的哲学——帝王在此不仅是休憩,更是通过营造和谐的环境来涵养身心、稳固江山,将个人“颐养”与国家“和谐”融为一体,使“颐和”从个人修养升华为治国理想。
“颐和”的意义还延伸至社会伦理与人生哲学层面,在社会层面,“颐和”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伦理,通过尊老爱幼、互助友爱来实现群体的“颐养”;在人生层面,它启示人们应如《道德经》所言“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在纷繁世事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节制,以“和”的心态面对得失,以“养”的行动充实生命,无论是文人雅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之颐,还是普通百姓“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的知足之和,都是“颐和”精神在不同生命境遇中的体现,这种精神超越了时代,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颐和”提醒我们关注身心健康,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寻找平衡,在多元文化的包容中实现社会的“和”,最终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共同滋养与可持续发展。

“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它以“养”为体,以“和”为用,既有对生命本真的呵护,也有对宇宙秩序的敬畏;既是个体修养的指南,也是社会和谐的愿景,从字义到哲理,从园林到人生,“颐和”所承载的,是中国人对“如何在和谐中滋养生命,如何在滋养中实现和谐”的永恒探索,这种探索至今仍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深刻的精神滋养。
FAQs
-
问:“颐和园”的名字与“颐和”的含义有什么直接关联?
答:“颐和园”的名字直接取自“颐养冲和”之意,颐”指颐养身心,“和”指和谐、平和,清光绪年间重建该园时,慈禧太后希望通过此名寄托“休养生息、国泰民安”的愿望,园中景观如昆明湖、万寿山的山水相依,长廊、佛香阁的文化浸润,都体现了“以和养颐”的理念,将个人颐养与国家和谐融为一体,使“颐和”从哲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园林意境。
-
问:“颐和”思想对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答:“颐和”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养身需有节”,提醒人们合理作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消耗;二是“养心求平和”,教导在快节奏中保持内心宁静,通过冥想、亲近自然等方式调节情绪;三是“处世重和谐”,倡导在人际关系中包容差异,在社会发展中平衡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种思想有助于现代人应对压力、实现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的生活状态。
- 上一篇:清洁工为何默默守护城市整洁?
- 下一篇:宜良信息公开招聘,何时报名?
相关推荐
- 11-19 考字是独体结构还是上下结构?
- 11-19 仪器分析究竟是什么?
- 11-19 美团金融是什么
- 11-19 IDG究竟是什么?
- 11-19 到底该写哪些重点?
- 11-19 遴选笔试究竟考什么内容?
- 11-19 论证逻辑到底是什么?
- 11-19 工伤鉴定需准备哪些材料?
- 11-18 什么样的海风最温柔?
- 11-18 员工职责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山东2020年报税指南流程:登录电子税务局→填写申报表→核对数据→提交并缴税。材料: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身份证、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发票存根联...
月夜 回答于11-19
-
BOSS直聘,进入企业主页点击“工商信息”,即可查看单位注册号;它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相同,也可通过天眼查、企查查等第三方平台验证该信息,确保准确性后再沟通。
孙敏 回答于11-19
-
#武汉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指南✅线上渠道:通过“鄂汇办”APP或登录“信用中国(湖北)”官网自助申请,可在线完成身份验证后下载电子版报告。✅线下办理:携带本人...
沉迷 回答于11-19
-
友臣食品公司是一家不错的企业。氛围友好,同事间相处融洽;加班情况视岗位而定,整体不算严重;新员工培训体系完善且注重个人成长与发展空间广阔晋升渠道多样薪资结构包括...
云游四海间 回答于11-19
-
网上信息,展灯饰行业前景向好,该公司有一定潜力,团队氛围较融洽,协作顺畅,晋升空间看个人能力与机遇,不算狭窄,加班偶有但非常态,新人入职有系统培训助力上手,薪资...
琉璃音 回答于11-19
-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