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聘公告 > 正文

公开招聘大气科学,哪些岗位值得投?

招聘公告 方哥 2025-11-19 13:52 0 3

当前,大气科学领域的公开招聘信息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高校、事业单位及气象相关企业,涵盖预报预测、技术研发、环境监测等多个方向,以下综合最新招聘动态,整理出不同单位的岗位需求及要求,供求职者参考。

公开招聘大气科学,哪些岗位值得投?

科研院所与事业单位岗位

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近期发布多则招聘公告,其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招聘大气科学专业科研人员12名,岗位包括气候动力学研究员、数值模式工程师、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岗等,要求博士学历,具有相关课题研究经验,熟悉WRF、CESM等模式系统,年龄不超过35岁,国家气候中心则新增“碳中和路径研究”专项岗位,招聘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专业方向为大气化学、辐射传输或碳循环,需具备气候模型模拟或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相关经验,优先发表过SCI论文者。

地方气象部门中,广东省气象局2025年度公开招聘气象预报员8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大气科学类相关专业,持有天气预报资格证书,能适应轮班制工作,薪资参照事业单位标准执行,同时提供住房补贴及科研启动经费,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联合招聘大气环境监测工程师6名,岗位职责包括PM2.源解析、臭氧污染成因分析等,需硕士学历,熟悉空气质量模型(如CMAQ),有环境监测项经验者优先。

高校与教育机构岗位

多所高校开设大气科学学院或相关专业,2025年教师岗位招聘需求旺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招聘讲师3名,研究方向为季风气候学、海气相互作用,要求博士毕业,有海外留学经历或博士后研究经历,需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及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则招聘实验技术岗人员2名,负责大气探测实验室设备维护与数据管理,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大气科学、遥感相关专业,熟练操作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等设备,具备故障排查能力。

部分高职院校也加入招聘行列,如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大气科学专业教师5名,承担《天气学原理》《气象服务技术》等课程教学,要求硕士学历,具有双师型资格(即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及教学经验),优先有气象服务行业从业背景者。

公开招聘大气科学,哪些岗位值得投?

企业与社会化岗位

随着气象服务产业发展,企业招聘需求显著增加,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招聘气象节目策划与新媒体运营岗4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大气科学或传播学专业,熟悉短视频制作、新媒体平台运营,能将气象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易懂的内容,薪资面议,提供五险一金及绩效奖金,华为云招聘气象AI算法工程师,参与“智能气象预报”模型研发,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计算机、大气科学交叉背景,熟练掌握机器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有气象大数据处理经验者优先。

环保领域企业需求突出,先河环保招聘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顾问,负责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制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专业,熟悉《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政策,能独立完成污染源解析报告,需经常出差进行现场勘查。

岗位要求与共性条件

综合各单位招聘信息,大气科学岗位普遍要求具备以下条件:专业背景需符合大气科学类、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环境等相关方向;技能要求上,需掌握数值预报模式、气象数据分析工具(如Python、NCL、GrADS)、大气探测设备操作等;科研能力方面,应届生需提供毕业论文或项目成果,社会人员需有相关业绩证明;部分岗位对英语水平有要求,如通过CET-6或具备英文文献撰写能力,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及抗压能力也是用人单位重点考察的素质。

应聘建议与注意事项

  1. 关注官方渠道:各单位招聘信息主要发布在人社部官网、气象局官网、高校人才网及地方事业单位招聘平台,建议定期查阅并设置关键词提醒。
  2. 提前准备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科研成果、职业资格证书等,部分岗位需提交代表性论文或项目报告。
  3. 注重实践经验:有科研院所实习、气象业务单位见习或相关企业工作经验者更具竞争力,应届生可参与大学生气象科技创新项目积累经验。
  4. 了解行业动态:关注“双碳”目标、智慧气象、极端天气应对等热点领域,提升交叉学科能力,如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气象应用技能。

相关问答FAQs

Q1:大气科学专业应届生如何选择适合的岗位?
A1:建议结合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若倾向科研可选择科研院所或高校,需关注博士学历及科研成果要求;若偏好应用技术可考虑气象局、环保企业或华为等技术公司,注重实践技能与行业经验积累;若对公众服务感兴趣,可投递气象传媒、教育机构等岗位,同时提升沟通与表达能力,可通过实习了解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再针对性准备应聘材料。

公开招聘大气科学,哪些岗位值得投?

Q2:非大气科学专业背景但想进入该领域,有哪些转行途径?
A2:可通过以下方式弥补专业差距:一是考取大气科学相关专业在职研究生,系统学习核心课程;二是参与气象相关培训项目,如中国气象局组织的“气象业务能力提升”培训,获取资格证书;三是从技术支持、数据助理等基础岗位切入,在工作中积累气象知识,逐步转向专业岗位,计算机专业背景者可应聘气象算法工程师,环境科学专业者可聚焦大气污染治理方向,发挥交叉学科优势。

#大气科学专业高薪岗位推荐#气象局招聘岗位前景分析#大气科学应届生就业方向选择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