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信息 > 正文

利得究竟是什么?

职场信息 方哥 2025-11-19 19:24 0 1

利得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理解利得需要将其与收入进行区分,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而利得则源于非日常活动,如处置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债务重组等事项,利得具有偶发性、非经常性的特点,通常不通过主营业务活动产生,但对企业的利润总额和所有者权益仍有重要影响。

利得究竟是什么?

从会计角度看,利得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前者如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项,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等,这类利绕过利润表,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等所有者权益科目,不影响当期损益;后者如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政府补助(与日常活动无关的部分)、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这类利得通过“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计入利润表,成为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企业出售一台闲置设备,售价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即为资产处置利得,计入当期利润;而收到股东捐赠的现金,则直接增加所有者权益,不体现为利润。

利得的确认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债务重组中,债权人豁免企业部分债务,若双方达成协议且金额确定,则企业应将豁免债务确认为利得,二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需明确区分利得与资本投入,如股东追加投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但属于资本投入,而非利得;而企业因技术创新获得政府专项奖励,则属于与日常活动无关的利得。

利得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提升所有者权益,无论是直接计入权益还是利润表,最终都会增加净资产;二是反映企业的非经营性业绩,投资者可通过分析利得构成,判断企业利润的可持续性,若利润主要依赖偶发性利得,则盈利质量较低;反之,若利得占比小且收入稳定,则企业经营更健康。

利得究竟是什么?

在财务报表中,利得的信息通常分散于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利润表中“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等项目体现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其他综合收益”则反映直接计入权益的利得;附注需披露利得的详细构成,如政府补助的性质、债务重组的具体情况等,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全面理解利得的来源和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利得与收入的区分并非绝对,某些经济利益流入可能兼具两者特征,需根据企业业务性质判断,房地产企业出售商品房属于日常活动,确认为收入;而制造企业出售厂房则属于非日常活动,确认为利得,这种划分体现了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保财务信息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

相关问答FAQs:

利得究竟是什么?

  1. 问:利得和收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利得和收入的核心区别在于来源和持续性,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具有经常性和可重复性,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利得则源于非日常活动,如处置资产、接受捐赠等,具有偶发性,收入通常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核算,而利得通过“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收入”或“其他综合收益”核算,前者直接影响营业利润,后者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2. 问:利得一定增加企业的利润吗?
    答:不一定,利得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前者如处置固定资产收益,会增加利润总额;后者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通过利润表,因此不影响当期利润,但会增加所有者权益,企业持有的股票市值上涨,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属于利得,但列示在所有者权益中,不体现在利润表中。

#利得定义与会计处理#利得与收入区别#利得在利润表中的列示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