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最新 > 正文

官方辟谣学校组织签器官捐赠承诺书

社会最新 方哥 2025-09-22 19:59 0 2

9月21日,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对外发布三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学校组织学生签署器官捐赠承诺书”一事被正式定性为谣言,造谣者邹某已被牡丹江警方依法处罚,至此,持续发酵数日的“校园器官捐献”传言被官方彻底澄清。

官方辟谣学校组织签器官捐赠承诺书

谣言最早出现在9月中旬,某平台自媒体账号“小鱼故事会”发布题为《惊悚!校园器官捐献惊曝光!校领导老师都参与了吗?》的文章,配图显示一所中学操场上悬挂“器官移植进校园”“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等横幅,学生模样的青少年排坐在横幅前,文章称,福州某中学下发通知,要求全体学生携带《自愿捐赠器官承诺书》回家签字,引发家长恐慌,该文在48小时内浏览量突破2万,转发过万,评论区出现“未成年被强制捐器官”“学校拿提成”等极端言论,舆情迅速外溢。

牡丹江市公安局爱民分局网安大队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异常,立即启动核查,民警潘雪峰介绍,经技术鉴定,网传图片存在明显PS痕迹:横幅字体边缘模糊,与现场光线不符;学生制服校徽与福州任何一所中学均不匹配;背景教学楼上电子屏显示日期为2024年旧图,警方联系福州市教育局后确认,当地从未部署所谓“器官捐赠承诺书”活动,图片场景亦非福州学校,至此,警方认定该信息为捏造。

经查,信息发布者邹某,男,31岁,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无业人员,邹某供述,他在网上看到一段关于器官捐献公益活动的旧闻,为吸粉引流,截取其中学生志愿者画面进行二次加工,杜撰出“学校强制签署承诺书”的情节,并故意将地点设定在距离牡丹江数千公里的福州,以逃避追责,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邹某因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罚款200元,账号被平台永久封禁,相关谣言信息全网清理。

官方辟谣学校组织签器官捐赠承诺书

官方通报强调,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他人捐献器官;年满十八周岁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可自主表达捐献意愿,未成年人的捐献决定须由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学校开展器官捐献科普教育,仅限于宣传自愿、无偿的捐献理念,不得要求学生签署任何形式的捐献承诺,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宣传教育的通知》也再次重申,严禁将器官捐献与师生评优、升学、资助挂钩。

针对网络谣言,公安部网安局表示,将继续深化“净网2025”专项行动,对借社会敏感话题造谣传谣、挑动对立情绪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警方提醒公众,看到“惊悚”“曝光”“速看”等字眼的网传信息,务必先核对官方渠道;发现疑似谣言,可通过“网络举报”App或拨打12377热线举报,网络平台亦需履行主体责任,对首发、多发、煽动性账号依法依约处置,从源头压缩谣言生存空间。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部分自媒体为流量不择手段的乱象,教育学者熊丙奇指出,器官捐献本是挽救生命的善举,却被造谣者利用,既污名化了公益行动,也加重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危机,他建议,学校今后若开展生命教育,应提前向家长说明课程目的,并邀请红十字会、卫健委专业人士进校讲解,避免信息真空导致误读。

官方辟谣学校组织签器官捐赠承诺书

福州、牡丹江两地网信、教育部门已联合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重申校园绝不会出现强制签署器官捐献文件的情况,欢迎家长监督,警方也呼吁,广大网民应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环境,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让真正的公益理念得以在阳光下传播。

#学校器官捐赠承诺书辟谣#学生签器官捐赠承诺书官方回应#学校组织签器官捐赠承诺书不实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网站分类